不成佛也就罢了,我还是渡渡众生吧。
摩崖石刻《瘗鹤铭》因为残缺,其全文千百年来一直是个謎,但百年前弘印禅师偶尔翻看那经册时,却在经册夹缝中发现录有《瘗鹤铭》全篇,这在当时学术界引起了巨大的轰动,也让我们现在知道了《瘗鹤铭》的全文。
发现了夹缝中的《瘗鹤铭》,弘印禅师便仔细研究那本经册,却是发现了一个秘密。
而发现这个秘密,却是跟经册纸张老化有关。(PS:纸张老化主要是酸化,指古籍纸张的主要成分——植物纤维素发生酸性水解,外在表现为纸张变黄和变脆,对古籍所造成的损蚀是非常严重的。)
这本手录经册既然是作为雪域密宗的镇教宝典,平日里都是密封保存,极少拿出来给僧众翻阅,哪怕是教中住持长老等。
经册夹缝录有《瘗鹤铭》的那几页纸损蚀比较严重,而在这几页半黄半白的纸张中,弘印禅师发现隐隐有图文显现出来。
图,是山势图;文,赫然是提示《瘗鹤铭》真迹藏于山中某处。
因为图文都是隐隐约约,当时也没有现代科技,经册里图文都看不到全貌,不但确定不了《瘗鹤铭》真迹藏于何处,连图中所示的山也看不出是中华大地上千万河山中的哪一座。正要进一步研究时,经册却是失窃了。
斗转星移山河变,慈舟大师几乎踏遍了神州大地,不要说找到那座山,即便是跟图中显现出来的大概山貌一样的山也没找到。
而他之所以常挂单苏州寒山寺,却是因为弘印禅师判断,图中所示的山,林木蓊郁,形态隽永,山势清秀,极可能位于江南一带。
慈舟大师今年已一百多岁,因胸中夙愿未了,加上功参造化,仍一直游走四方,寻访经册和那大山的同时,也在寻找多年未曾联系的纳吉酂。
**************
在望京寺一间密室内,甄圈圈和慈舟大师相对而坐,慈舟大师那干瘦的五指正扣住甄圈圈手腕。
此时甄圈圈只感到全身软绵绵地,便如泡在一大缸温水之中,周身毛孔似乎都有热气冒出,说不出的舒畅。
奶奶滴,这便是传功么?蛮简单嘛,难道这样我就能成为传说中的高手?
甄圈圈正想着,慈舟大师突然放开了手,站起身到了甄圈圈身后,一手迅速搭上了甄圈圈后背,手掌紧紧的贴在他脖子下的椎骨之处,劲道温和绵柔,手也微微颤抖着,只不过幅度很小,似乎是很小心。
随着慈舟大师手掌慢慢下滑,手指间的起伏划过脊椎骨,指缝与骨缝极其的吻合,每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