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是的,自田爹走后,就只剩下刘师傅了。他每每苦思而不得其果时,总喜欢往他们两人身上分神。在终于联想起亦书对田爹的那些叙述后,结合田爹的酒话,他小心翼翼的,像拼魔板似的,将田爹的一生和遭遇,作了个大概的片段式的归纳。这又不免使他生出许多的忧,而发出更多的伤叹。
读书人的学识,成就了同样的命运。一个是大动乱年代的秀才,一个是恢复高考后的高材生,一个因为出身,一个因为年龄,如今却都被赶上了与书无缘的人生道路,过着身无一技之长的打工日子。
他在思索,在苦寻。他性格柔弱,但他绝不是强说愁故伤感。在试图着努力,他想看一下几代知识分子各自不同的人生经历。从而将从这些人的性格和遭遇中,来窥视,并且终于发现这一类人的曾经苦痛和未来方向!
时代在进步,祖国将需要大量的人才。而在人才缺乏的问题上,他逐渐清醒地认识到,浪费和不珍惜、埋没和不发现人才,却是造成人才缺失的两个最致命因素。
120
“老骥伏枥,犹志在千里”,是对生命国的执着;“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却是对生命的豁达。但那些美妙,只适合在那个悠然的农业文明里熠熠生辉,散发出陈年佳酿的纯香。但现在,纵使酒香,也怕巷子深啊!在一个色彩浓烈和神话荒诞的时代里,对于知识就是力量、时间就是效益的摩登时代,这种折磨谁也消耗不得,更是消耗不起。争夺人才事关国运民生,抢占市场先机休戚盛衰荣辱!
浪费和不珍惜人才,只会导致人才的大量散失;埋没和不发现人才,只会导致资源的普遍衰竭!这一点,尤为触目惊心地表现在,出国留学者多、学成归来者少这一历史与现实的事实中。
然而,百姓的智慧是强大的,是历史进步的推动者;可是,历史如行船,没有舵手,其后果也可想而知。恰此,要是没有众多的得力船员,恐怕只剩下梦想了。
因此,历史需要开创,民族不可没有伟人。至少,她需要一个集体智慧的结晶!以此来象【炫|书|网】征这个民族还有希望,还有辉煌!
字为一身轻松的走进去,刘师傅却没有走。
“刘师傅!”字为轻快地喊着,“为什么不出去走走呢?”
“哦,小朱?”声音仍旧是沙哑的,晃了晃手,字为顺着,坐在了床边。
“这几天人累得不行,”刘师傅放下手中的书,“凌晨3:30起床,吃过早饭后又得上班。”
“实在太累了就多休息嘛,上完了夜班又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