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言官们所谓的大局即是边疆安宁,战端不兴。至于嫁哪位公主,对他们来说根本无关紧要,公主终归是要嫁的,只要嫁有所值,“于国于民都有利”就好。
女子终生,不过只是大局权衡之下的工具,即使是贵为公主都不能幸免,这一切让乐歌少女的心,说不出的寒凉。
齐大庆二十年夏,良辰吉日,尚未央一身华服,冠服整齐,即将远行,临别前她神情凝重,几近贪婪地看尽了内廷的每一寸土地。
分别在即,宫婢、女官们都哭得似泪人一样,惟有尚未央不哭,事后大家都说长公主的泪似乎已经流尽了,哀莫大于心死。但乐歌却能明白尚未央,只有她懂她。
绝境之下,哭是最无用的。
“只可惜没能在临别之时见九哥一面。”尚未央拉着乐歌的手,拽得紧紧的,痛惜、软弱和不舍流露无遗。
“阿爹说过,前程渺渺,焉知非福呢?听说未央要嫁的乌留珠是燕国皇储,他母族势大,人也勇武,未央心性自由,或许只有广阔无垠的草原才最适合你,你莫要乐不思蜀才好。”乐歌不知该如何宽慰眼前这位和她一同长大的好姊妹,只得强颜欢笑打趣道。她不想那么残忍,去破坏尚未央心中的美好。
九哥……事到如今,你还惦记着你的九哥,你可知道正是你这位九哥的母亲,害了你的一生。乐歌暗想。
她选择闭口不言,因为明白有时候不知道反而是大幸。
尚未央西望古道,衮山山峦犹如碧绸般起伏层叠,似一直要延伸至苍溟尽头,总也望不到边际。她夏出雍州,一路跋涉,怕是要到初雪时节才能到达燕国。
“吾家嫁我兮天一方,远托异国兮乌孙王。穹庐为室兮毡为墙,以肉为食兮酪为浆。居常土思兮心内伤,愿为黄鹄兮归故乡。”尚未央神思恍惚,低低吟道。
乐歌听了心中更酸,伸手将尚未央搂在怀中。她二人小时候同在太学受教,自然知道未央所吟这首,是汉朝细君公主下嫁匈奴乌孙王时所作的《悲愁歌》。当时她和未央还哀叹过这位公主的命运,却不料,时移事易,尚未央也要远嫁。
尚未央突然回搂着乐歌,手中渐渐收紧,在她耳边轻道:“乐歌儿,我就这样了,可你不同,你能实现你的理想。在高峻的燕山神庙,我会为你祝祷,你和邢家公子永远不分开。”
“未央!”乐歌悲从中来,与尚未央双手紧紧相握,也不知是谁的眼泪,一滴一滴落在彼此手上,久久无法化在呜咽的风中。
“母后,女儿不孝,今生不知道何时还能再见了。”过了许久,尚未央放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