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就清楚了。计算机中最早版本的引擎或模块,在搜索时速度相当缓慢、难用,而且效率低下。相比之下,如今版本的搜索引擎速度快如闪电,但与我们自己大脑中包含的同等“搜索引擎”相比,无论在范围还是威力上,它都要逊色许多。勤恳实践心理控制术的人,在运行内心的搜索引擎时很是得心应手。比如说,有许多作家和演讲家都向我讲过这样的故事:当他们在完成某项写作任务或者演讲任务,需要某一篇优秀的趣闻、故事、笑话或某个故事中已经遗漏的信息时,就会将需求形成无意识指令发送出去,然后小憩一会儿。醒来时,他们想要的那些素材便已经不多不少地“装进脑海”了。
自动机制运行的威力
拦截导弹能在刹那间计算出另一枚对象导弹的拦截点,而且在精确时机与其接触并摧毁它,这种神奇的能力让我们心驰神往。我们在美军“沙漠风暴”军事行动中目睹的“智能炸弹”,就运用了这种技术。如今的科技要比二战中潜艇发射的制导鱼雷运用的技术先进得多,甚至有人预期前总统里根倡导的所谓“星球大战”防御系统,有一天真能成为现实。
不过,我们是否见过某种像棒球比赛时中场击球手接腾空球那样让人不可思议的动作?要想算出球会落在哪里,或者说算出“拦截点”何在,他必须考虑球的飞行速度、下降曲率、飞行的方向、空气阻力、初速度以及速度递减率。
他必须计算出自己到底要跑多快、朝哪个方向跑,以便能在球落到“拦截点”的同一时间或在此之前便到达该点。中场击球手甚至想都不去想这些。内置目标追寻机制已经依据他通过眼和耳传输给它的信息,为他计算好了这一切。他大脑中的“计算机”会接收这一信息,并将其与已经存储的数据(对其他抓“腾空球”经历的记忆,这其中有成功经历也有失败经历)进行对比。所需的一切计算都在瞬间完成,命令也已经下达给他的腿部肌肉,他“只用向前跑就行了”。
科学能发明计算机,但不能发明操作员
威纳博士说,科学家在可以预见的将来,在任何时候,在任何地方,都无法建造一台堪与人脑媲美的“电脑”。“我认为,和人脑相比,我们发明的小玩意优点和缺点同样突出,”他说,“人脑中开关装置的数量,要远远多于已经发明的任何计算类机器中开关装置的数量,哪怕是在不久的将来设计和发明的计算机。”
直到我写本书时,他的预言始终都是正确的。当然,自从威纳博士最早对控制理论评头论足以来,我们已经发明了许多用于计算的机器和一些精巧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