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接受那些真实信息并排斥不真实信息,这是合理的有意识思维的工作。
2.形成合乎逻辑的正确结论,这是有意识理性思维的工作。
3.搞清你想要什么、选择想要实现的目标,然后集中精力于这些目标而不是不想要的东西上,这是有意识理性思维的工作。
4.密切关注手头的任务、关注你在做什么以及周围在发生什么,以便这些输入的传感信息能让你的自动机制始终对当前环境了如指掌,并使它能够自发地作出反应。这些也是有意识思维的工作。
第六章|放松自己才能启动自动成功机制
◆多数人之所以感觉匆匆忙忙、筋疲力尽,是因为形成了对自身义务、责任和职责的错误心像。
◆导致混乱的原因除紧张、匆忙、焦躁等情绪之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企图一次做几件事。这是一种不合理的习惯。
认定事情能够办成并且应该办成后,只用找出办成它的途径就行了。
——亚伯拉罕·林肯
“压力最近已经成为我们语言中的一个流行词汇。我们称现时代为压力时代。我们已经将担忧、焦虑、失眠和胃溃疡作为所处世界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而加以接受。”我在1960年这样写。
1960年,我们还不知道什么是压力!
我们没有大哥大和BB机持续不断发出的噪音,没有电子邮件以及其他高科技使我们始终处于“想找就能找到”、能与别人随时通信、使自己总是处于立即对每个人作出回应的压力之下。我们根本无法预见多数企业文化中中级管理层的瓦解,这种企业文化迫使每一个人去做三个人做的事。我们此前甚至一直没有认为家务应该由两个人做。
如今,普通人的业余时间越来越少,越来越没有私人“休整”的时间,上下班堵车的时间更长、次数更多,信息流动规模更大、速度更快,需要应对的环境也越来越复杂。
与我一开始把心理控制作为压力管理技巧而谈论的时候相比,如今,克服压力和焦虑心理,对我们生活施加控制的紧迫性要突出得多。
我始终相信,人生不必处在无情的压力和重压之下。
我们只要懂得这个简单的事实就行了:造物主通过提供一种内置创造机制来为我们的生活做好充分准备,使我们无论处在哪个时代都能成功地生活。我们无所不能的伺服机制能够不费力地应对社会或科技变革。实际上,伺服机制并不理解过度操劳或压力过大的含义,因为它能力有限。
我们的问题在于忽视了自动创造机制,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