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顶峰就会感到无畏,行动也就勇敢,但一旦到达顶峰,他就开始向下看,心里也害怕起来。他目前的目标是保住当前职位,而不是像目标追求者那样继续保持进攻状态,以实现目标。如果为自己设定新目标,并开始按照这些问题思考,如“我想从这一职位得到什么?我想实现什么目标?我应该朝哪个方向奋斗?”时.他就会重新获得控制能力。
在一次有关心理控制理论的电视节目中,我们让主持人坐上一辆自行车,要求他把两只脚都放在踏板上,在某个位置保持静止状态。你也可以自己试试,这根本做不到。从功能上看,人和自行车有些相像。自行车只有在向前骑行、有确定方向时才能保持平衡。同样,上帝已经为我们设计了目标追寻机制。我们天生就能克服艰难环境、解决问题、实现目标;如果没有障碍需要跨越,没有目标需要追求,我们就无法在人生道路上真正找到满足和快乐。说人生没意思的人,其实是说他们没有值得追求的个人目标。
心灵处方
我们在本书前面内容中介绍了多种发挥想象作用、提出一个(或多个)新目标或定义更加清楚的目标以供矢志追求,以及将任务交付给你的自动成功机制方式。当今时代是练习这种方式的好时代。如果你要为自己设定一个值得追求的目标,再为未来设定一个方案,那就更好了。搞清你想从某种局面中得到什么。永远在面前放置某种你所期望(所追求或向往)的东西。要向前看,不要向后看。要养成“憧憬未来”的“毛病”而不是“怀念过去”的习惯。憧憬未来能让你始终年轻。当你不再成为目标追寻者、对未来没有任何期望时,连身体都无法正常发挥功能。这便是有些人退休不久便郁郁而终的原因。如果没有目标可以追求、没有期望值得憧憬,你就不算真正活在人世间。除了纯粹的个人目标之外,你起码还应该有一个可以投身其中的非个人目标或理想。可以对某种帮助他人的事业感兴趣,但你参与的原因不应出于某种贵任感,而是因为你自己愿意。
理解
理解取决于良好的沟通和交流。交流对任何制导系统或计算机都至关重要。如果你作为行动依据的信息是错误的,或者不了解此类信息,那么就无法作出适当反应。许多医生认为“混乱”是神经病的基本要素。要想有效解决某个问题,你必须对问题实质有一定了解。我们在人际关系中的多数失败,都是由于误解所致。
我们总希望其他人作出的反应和响应、得出的结论,都和我们在特定事实面前或特定环境下得出的结论一般无二。我们应该记得前一章中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