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降龋?br />
在一本名为《忧虑失调与恐惧症》的书中,作者(其中包括一位认知治疗专家)(其中有医学博士亚伦·T·贝克、哲学博士加里·艾米莉、哲学博士鲁思·L·格林伯格。纽约基础书屋,1990年再版)声称:“……阻止一个人闯入自然险境的同一器官,也会阻止他暴露于心理危险之下。”也就是说,伺服机制可能无法准确地估计危险的相对性。比如,由于在谈话中无法准确表达自己的思想,你在参加宴会时无法更好地交际而感到窘迫,其原因可能是因为你挣的钱比别的客人少并由此觉得低人一等,于是就害怕别人问起你的职业或投资情况。这其实并非遇到了自然危险(也就是说,你的身体没有受到威胁)。然而,这种环境也可能激发与你在黑暗小巷里遇到劫匪相同的焦虑和压抑情绪。一旦真的遇上了劫匪,你可以温顺地拿出钱包,扔给或递给劫匪,然后拼命地朝相反方向逃之夭夭,这样也许比较恰当。而在社交场合中,放弃所有能够度过愉快夜晚的机会、逃到僻静的地方.或者简单地应对一下便起身离开,这都是绝对不合适的,甚至会导致某种你恰恰不想要的结果——主人以及其他嘉宾会由于你的表现而彻底瞧不起你。如果这种社交场合与那些在自我意象上留下伤疤的某些场合非常相似,那么,这种场合很可能也会导致上述的生存反应。
我想把本书前面强调的观点再次重申一下:在有些场合采用这种生存主义者行为是不合适甚至适得其反的。要想把受伤的自我意象从此类行为中解放出来,需要进行“情感手术”。不过,要想做成这样的手术,你不一定非得重新回忆童年时代的每一件事、每一次打击。你可以从运用重新规划、只回忆过去成功的经历、精神电影、精神彩排以及其他心理控制技巧开始。接受了新的自我意象,过去的旧伤疤便会自动消除。牢记“以答案为导向的疗法”(或者更确切、更好地说,是“自助式以答案为导向的疗法”)之类的术语,并按照这些说法去思考问题,而不是以长达30年一成不变的陈词滥调为依据,每周都去回忆过去的经历。
情感伤疤容易导致青少年犯罪
精神病学家伯纳德·霍兰德曾经指出,尽管少年犯看似非常独立,以吹牛为自豪而且名声在外,尤其是吹嘘他们如何讨厌每个当权派,但是他们的反对言行太多了。霍兰德博士说,在这一坚硬外壳的背后,“隐藏着一个希望依靠别人帮助的人的温柔与脆弱”。然而,他们却不能和别人走得太近,因为他们不会信任任何人。他们在过去某个时候曾经受过某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