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化危急时刻为难得的机遇
◆有许多人倾向于把危急时刻可能带来的危险和挫折全方位放大。我们的想象力与自己作对,往往小题大做。
◆在很大程度上,危机在今天看来的确让人紧张,但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只不过是一种暂时现象,只是雷达屏幕上的一个“点”。
我见过我的棒球队里有些小伙子表现差劲之后就再没有恢复过,也见过另一些小伙子突然崩溃之后,重返球场时却表现得前所未有的出色。我想,与其说前者是被对手击垮,不如说是他们自己打败了自己。
——美国前棒球运动员康涅·马克
“关键先生!”“挣奖金型运动员!”哦,能够应对和利用挡道的一切压力,还能有上佳表现!
我认识一位年轻高尔夫选手,他在家里的球场练习时,保持了很高纪录达很多年,但在真正的大赛上却从来没有好的表现,甚至没有进入过第二轮。自己打着玩,或者与朋友比赛、参加小型赛事时,由于风险低、奖金少,他的水平表现得无懈可击。然而,每次一参加大型比赛,他就打得非常差劲。用高尔夫球界的话说就是“压力毁了他。”
并不只有他一个人有这种经历。
其实,在一部流行影片中,凯文·科斯特纳就扮演了一位在所有高尔夫球员中以“锡杯”而出名的高尔夫球员。他的水平非常棒,但是在奖金很高的大赛的压力下,总是会自乱阵脚、打不出水平,就像一套廉价的衣服经不起暴风雨的考验一样。许多高尔夫球员就被认为是“锡做的杯子”,经不起压力。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我所认识的一位最优秀的高尔夫球指导者、教练,名头很响,还经常受到顶尖专业高尔夫球员登门拜访,在友好的、私下的非正式比赛中向来没有对手,但是却在正式比赛中屡屡掉链子,没有真正挣到多少钱。
许多棒球投手具有精准的投球控制能力,但却发现自己在危急关头表现得不尽如人意。大赛时,他们总会“哑火”、失去控制,似乎一点水平也没有。这并不表示他们真的不会打球了。20世纪50年代纽约人队经理、著名的卡西尔·斯坦格尔评论说:“任何能够击中要害的球员在击球练习中都有其独到之处。”
从另一方面讲,有许多运动员在压力之下反而表现更加出色。大赛的环境和气氛似乎给了他们更多的精力、更多的力量、更高的水平。为什么“压力”使一些人表现得比平时更好,而使另一些人发挥失常呢?搞清这个问题是使你始终可靠地处于最佳竞技状态的关键。
作为题外话,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