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上一切练习的实质都是始终保持以目标为导向。你要在头脑中始终牢记自己的积极目标,你要有意识地在成功经历危难时刻,去实现你的目标。如果能做到这一点,危难时刻本身就会成为一种刺激源,额外释放力量,帮助你实现目标。实际上,在许多情况下,一开始看是危机的局面,结果却都成了朝着高于一切的目标实质性前进的又一机遇。
我曾经拜访过一位女士,她当时在一个治安不好的闹市区一所中学担任校长。在当时,一位女人“干男人干的事”是很罕见的。她当时还面临许多棘手的问题,比如有些老师不好好干本职工作,却身在曹营心在汉,从事一些不该从事的副业;有些学生对学习毫无兴趣,还包括校园内外有许多犯罪行为和暴力事件。她告诉我说,她每天都生活在“危机城市”里。任职两年后(我应该加上一句,当时她的校长职位并没有什么竞争),她使这所中学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学生的到课率提高了,平均成绩上去了,队伍中的“坏成分”被治理和清除,学生们开始真正地学知识(并不只是学校的服务水平提高)。变化太大,以至于相距很远的几个城市中的学校管理层纷纷前来参观这所学校,还与这位女校长探讨学校的管理与教学:当然,这些事同样显得很不寻常,因为在20世纪60年代末,这样一种大转变的主导者是位女士。
当我问她怎样日复一日在这种环境中经受住了急风暴雨的无情冲击,她解释说,她总是提醒自己:每个危机都提供了又一次不同的机遇,使她能完成与心中最终目标相联系的某件事。她对每个问题的处理,都代表一个赢得某位老师或学生的信任和尊重的机会,即便这种尊重带有某种不情愿的成分。因此她告诫自己:我要用这些机会作为一个个积木,来建立她对学校各种机制的影响和控制,给全新的学校一次增添一块砖。如果某一天她的表现特别不成功,那么在当天结束的时候,她会对自己说:我认为放得很到位的那几块砖头没想到却放错了地方,不过这只表示我改日需要把它们拿出来,重新放一块合适的就行了。当她办公时突然遇到某种危机需要处理,她不仅问自己怎样妥善应对,还会自问怎样才能把这个危机的解决,当成一种手段,向她头脑建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