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朱亮也系上了安全带,被埂子挂在绳索上。很快,小飞带着朱亮小心翼翼的滑了过去。
我们提心吊胆的看着两人在绳索上缓慢的向我们这边移动过来。行到一半的时候,小飞忽然停住了。
埂子直起脖子叫道:“小飞,你搞什么飞机?”
小飞回过头去,声音有些恐惧,“埂哥,这下面像是有什么东西。”
2010…11…7 23:21:00
我父亲是位医生。在我的记忆里,曾有过无数次看到他淡然开出处方,交给病人,不冷不热的叮嘱几句。即便他上手术时,也是淡然进出手术间,淡然面对那些哭天抢地的病患家属,一成不变的安慰词。
天性冷淡固然是原因,另一方面作为医生,每天面对的病人太多,日日看到看到生离死别,痛感慢慢的迟钝下来,人就是这样。我幼时生病,每每向父亲撒娇诉苦,父亲也不过是淡淡告诫我按时吃药。打针时他都是亲自上阵,稳、准、狠的扎向我的屁股,没有一次不痛出我的眼泪。五岁时我做了一个小手术,不属于父亲的科室,不过父亲还是穿上手术服进了手术室。麻醉前父亲很平常的语气告诉我,如果我不哭,就给我买一架飞机模型。
我还是哭了,哭着哭着就睡着了。醒来时手术已经结束,因为是再小不过的手术,当天就可以离开医院。父亲带我到商店里,不仅买了飞机模型,还多买了一辆坦克。有些让我失望的是,那架飞机并不能真正的飞,只是有几个轱辘,可以在地上模拟起飞前的加速。
我曾以为自己早已忘记了这些。
昨天母亲忽然来电话,说父亲连跌了两次,已经不能行走。十年前父亲因为颈椎问题做过大手术,请了全国最好的专业医生来做。术后恢复一直不错,只是父亲行走时跌跌撞撞,反应日渐迟钝。
父亲退休后一直在家照顾母亲。他比我母亲年长十岁,父亲退休时,母亲的事业正处在巅峰期,每日忙的头昏脑胀。父亲坚持不请保姆,亲力亲为做饭洗衣,抹桌擦地。母亲开会也好,上课也好,出差也好,父亲都是陪在身边。母亲一生没做过家务,有些基本生活常识都不知道。
匆忙赶到父母家中,带着他们到医院看急诊。拍了片子后,幸好没发现骨折,但颈椎情况依然严峻,管道狭窄。医生不痛不痒的安慰了几句,父亲情绪低落,挣扎着自己要看片子。因为暂无大碍,就将父母送回家中,商议请一个住家保姆照顾父母生活。我另行联系主任医生给父亲复诊。
今天母亲原本要给几个学生开会谈论文的事情。依据昨晚的讨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