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小鹿儿便把田逆杀了,将首级送来给我。”
楚月儿道:“田逆今日可为小鹿儿立了大功啊。”伍封叹道:“他知道田逆是我们的仇人,怕我责怪,是以杀了他。唉,小鹿儿行事之果断狠毒,不在颜不疑之下。这个徒儿我们以前可看走眼了。”让圉公阳将礼盒封好,悄悄觅个地方埋掉。
第二天早间,伍封请来齐平公和姬介,带着三百士卒,往徐州议和。鹿郢早在城门外相迎,他今日装束也变了,身着王服,头戴冕冠,腰悬着“属镂”长剑,身后四个精壮的贴身寺人,一个捧着那口“大梦刀”,一个扛着一条精铁长矛,还有两人执着两面大旗,分别写着“越王”和“鹿郢”字样。身后二三百侍卫排成两行,王者威仪果然不同凡响。
鹿郢亲自为伍封挽车,扶伍封下车,再上前向姬介和齐平公施礼,道:“天使与齐侯亲来,寡人真是面上生辉。王爷爷卧病,只好由寡人代受天子之诏。”客套了几句,将众人迎入城中。城中早已经连夜立了个高台,本来这高台应用土筑,或是因时间仓悴,不及垒土,这高台是粗木、厚板加残破兵车堆成,好在还算稳固。
姬介先上了台,颂完天子之诏,然后鹿郢登上台去,代受彤弓大旆,得到东方之伯的称号,接着齐平公又登台,与鹿郢立盟为誓,互相罢兵,永不相害。其中礼事甚多,不一而足。礼事完毕,鹿郢在官署设宴,款得众人。
席上齐平公道:“大王英雄年少,列国少有,日后我们齐越两国永世盟好,诚两国之民的幸事也。”鹿郢道:“诚如齐侯之言。”姬介道:“越子今为东方之伯,当为天子镇抚东方,使诸国和睦,百姓安宁,此天子之愿。”鹿郢点头道:“寡人自会守誓,决不会乱发兵戈。”伍封问道:“未知大王何时退兵?”鹿郢道:“师父放心,寡人今日先派百人星夜送王爷爷入琅琊之都,明日午时之前,大军必退。”伍封点了点头。
饮了些时,众人告辞,鹿郢送到城下方回。
伍封耽心有何变故,让鲍兴、石朗和石芸各带少许士卒,分东、西、北三个方向打探消息。果然过不多时,鹿郢派了一百人、轻车数十乘急赶往琅琊,队中打着勾践的旗号,中间王舆中的确是勾践和越王后。
伍封心道:“勾践一世枭雄,怎会甘心被放逐孤城?”虽然鹿郢兵权在握,为人又有城府,但勾践绝非常人,寻常威逼利诱对他无用,也不知道鹿郢用了什么手段,使得勾践乖乖往琅琊而去。
楚惠王、郑声公、姬克见和议已成,都赶来相贺,商议诸国退兵之事。伍封忙了一日,晚间入帐,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