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在前排一个瘦小的身影上,他正埋着头在纸上演算着什么,样子有些痴醉,好像在考场上。两天后,希伊斯来上第二堂课,一站上讲台就问大家:
“谁叫金珍,请举一下手。”
希伊斯看到举手的人就是上堂课他离开时注意到的前排的那个小个子。
希伊斯扬了扬手上几页作业纸,问:“这是你塞在我门下的?”
金珍点点头。
希伊斯说:“现在我通知你,这学期你可以不来上我课了。”
台下一阵惊动。
希伊斯像在欣赏什么似的,微笑地等着大家安静下来。安静下来后,他回头把前次出的题目又写在黑板上——不是右上角,而是左上角,然后对大家说:
“现在我们来看一下,金珍同学是怎么答题的,这不是猎奇,而就是本节课的内容。”
他先是把金珍的解题法照实写出来,讲解一遍,接着又用新的方法对同一道题进行三种不同的解答,让人在比较中感到了知识的增长,领略了殊途同归的奥秘。新课的内容事实上都一一贯穿在几种讲解中。完了,他在黑板的右上角又写下一道难题,说:
“我希望下堂课还是有人来让我干这件事,上课就解题,下课就出题。”
话是这么说,但希伊斯心里知道,被自己有幸言中的可能性是小而又小的,在数学上是要用小数点来表示的,而且还要被四舍五入舍掉的。舍就是忽略不计,就是有变成了没有;入就是夸大地计,就是没有变成了有,地变成了天。这就是说,天地之间并没有一条鸿沟,多之一厘则变地为天,少之一毫则转天为地。希伊斯真的没想到,这个木讷、无声的小家伙居然一下子让他对天地的概念都变得含糊不清了,他明明看准是地,可结果恰恰是天。就是说:金珍又把希伊斯出的第二道难题快速地解破了!
题破了,当然要重新出。当希伊斯把第三道难题又写在黑板的右上角后,回转身来,他没有对大家说,而是对金珍一个人说:
“如果你把这道题也解了,我就得单独给你出题了。”
他说的就是毕业论文题了。
这时,金珍才上完希伊斯的第三堂课,时间上还不过一周。
第三道题金珍未能像前两题一样,在上下一堂课前解答出来,为此希伊斯在上完第四堂课时,专门走下讲台对金珍说:
“我已经把你的毕业论文题出好了,就等你把这一道题解了来取。”
说罢,扬长而去。
希伊斯婚后在学校附近的三元巷租有房子,家就安在那,但平时还是经常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