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老的生活方式,他们在敖乡有砖瓦房,在山上也常年有定居点,人员相互替换轮班放养驯鹿。在皮货交易比较旺盛的时候,他们的生活来源还算是比较充裕的。但是随着生态环境的恶化,森林面积减少,野生动物数量急剧下降,国家在野生动物保护方面的法规日益完善,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少数民族传统的经济方式,让他们不得不有所改变。搬出大山改成对驯鹿进行圈养。当然,二零零三年后圈养失败他们重回大山,国家采取措施帮助他们脱贫走上致富路这些都是后话。二零零零年的敖乡还是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驱车漫步其间,井然有序的房屋排列于街道两侧,敖鲁古雅鄂温克族博物馆屹立在街道醒目的位置,博物馆的右侧是民族学校。再往东,就是乡人民政府所在地——蓝色的铁栅栏使乡政府看上去那么亲切、安宁。
我们要找的人叫达西,虽然起了个鄂温克人的名字,但他确是个汉人。家就住在离乡政府不远的一间瓦房里。听肖队长说,达西和他是小学同学。长大后这家伙靠倒卖民族工艺品为生。但肖队长说,这只是个幌子,他一直怀疑他暗地里是个文物贩子,靠在民间收一些老货发洋财。
“哎呀,这是什么风把老同学吹来了,快请进请进。外面冷吧,快进屋暖和暖和。”达西撩开棉布门帘,把我们一一请进屋内。他把我们几个安排在离火炉比较近的位置分宾主落座。方小胆的任务主要是接送我们,对我们要办什么事并不感兴趣,很有职业司机的知趣品质,独自拿了张报纸坐在屋角的沙皮上观看。这时我才来得及对这位达西上下打量一番。他和肖队长虽然同龄,但却显得要比肖队长大上几岁,人也没有肖队长那样魁梧。长得瘦小枯干但确很精干。额头青筋毕现,一对眼珠子咕咕乱转,一身紫色的唐装棉衣,手里还玩着一对儿核桃。脑门上几根碎发七根朝上八根朝下。一看精气神就是玩儿明器的行家里手。
肖队长给我们一一做了介绍,然后直奔主题告诉他我们是为狐狸皮而来。达西哈哈大笑:“不忙不忙,大老远来到我家里,我早让内人略备薄酒,咱们一会儿一边吃一边聊吧。”一听人家连酒菜都准备好了,肖队长也不便推辞,欣然同意。
肖队长开门见山。“达西,上次咱们通电话时你说你手里收了块狐狸皮想出手。货还在吗?”
达西陪笑道:“呵呵,嗯。这刚几天的事情,你们要再晚来几天,就真的不在了。”
听说狐狸皮还在,我总算松了一口气,对达西点头示意道:“您能把那狐狸皮拿出来让我们先开开眼吗?”
“嗯,桃主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