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对生命的眷恋远远胜过年轻人,孩子总希望自己赶快长大,老人总希望自己年轻,因为我们站在远处看事物的时候总是小的,没有到近处看得那么大,还以为那事物离我们还很远呢?正如有病的人比无病的人总是对健康要求强烈,而无病的人对疾病的恐惧不大。
其实,青春的消逝,爱情的绝望和理想的破灭,又何尝不是一种死亡,因为一具没有灵魂的行尸走肉无疑是一种死亡,这甚至比生命枯竭而死更加可悲。
因此,糟践或轻视别人生命的人,本身就是糟践或轻视自己的生命,必将受到人们的唾弃和遗忘,热爱别人生命的人,必将为世代所歌颂。
没有任何原因使谁的生命比谁的生命高贵,在死亡面前,人人平等。
对死亡的态度就是人们对待生活的态度。
苏格拉底平静地把手中的毒药一饮而尽,死只是一件对于他极其自然的事,他对死亡毫无畏惧,目无旁视。
一个将军战死沙场,死之前说:“这是对巨大痛苦的最好安慰,最好的宁息。”
畏惧死亡是正常的,当只要心里坦荡,无所愧疚,那死亡就不可怕了。
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说过:死亡是人生最后的挑战。但有人轻易认为死亡是解决所有事情的唯一的办法,因此有人受了一点挫折和委屈,就轻生自杀,我以为那只是懦弱和无知,最起码是对自己生命不负责的人。
死亡和出生都是自然的产物,咋临人世,你在哭,好像要将今生的痛苦和悲伤忘记,而你爱的人一直对你笑,似乎在欢迎你来到这个吵杂和无奈的世界;生命终结,你在笑,似乎在嘲笑着那些吵杂和无奈的芸芸众生,而爱你的人默默地背着你哭,仿佛害怕你听见这个世界的痛苦和悲伤。
当肿瘤严重地威胁着人的生命,肿瘤给你带来的无尽的痛苦是否还会让你想逃离死亡,你甚至会祈祷死亡的来临,不止止这些,一些时候人世间的苦难比死亡更残酷更难忍。
我们活着都不怕,难道还会怕死亡吗?
希腊神话中,当碦戎被他的父亲——掌管时间和生命的农神萨图恩告知永生的条件,他便放弃了永生。农神说,假如不给人类规定寿命,让他们永生不死,那他们会更难过,更痛苦。
追求长生不老是可笑的,为死亡而发愁是愚蠢的。
谁了解死亡,就了解了自己的心灵,谁懂得死亡不是件坏事,谁就会泰然自若的处理生活的任何事。
对死亡的理解就是对心灵自由的理解。
别把吓人的东西当作力量,别把漂亮的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