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在无限的面前变成可能性。
尴尬——人的身上充满了矛盾,而其矛盾的出现就是过多得考虑自己,他要求伟大,而又看不见了自己的渺小;他要求幸福,而又看不到了自己的可悲;他要求完美,而又看不到了自己充满了缺陷;他要求能成为别人爱慕与尊崇的对象,而又看不到自己的缺点只配别人的憎恶与鄙视。当人们发现自己所处的这种尴尬境地时,就如他脱光衣服站在所有人的面前一样。毫无疑问,充满缺点乃是一件遗憾的大事,但是认识缺点而又不肯承认缺点,则是一件愚蠢的事情,因为所有人都是脱光衣服的人,而他还不知道自己没穿衣服,依旧大笑别人没穿衣服。
流逝——人生是这样流逝的,一开始,我们为了安宁,向着某种阻碍作斗争,可是后来当我们得到安宁的时候,我们却习惯了向着某种阻碍作斗争的过程,从而变得不可忍受安宁了。因为我们不是想着追求明天的安宁,就是想着逃避今天安宁的威胁。
论看法
人类太多的不幸在于:人通常不是被事物本身所困惑,而是被那些对事物的看法所困惑。
正如钱只是用来物物交换的媒介。钱应该是人们用来追求快乐和幸福的工具。可是很多人,有钱时哭穷,没钱时装富,从不真实地公开自己的财产。这是为什么?
我认为没钱和钱多的忧虑一样多。
没钱的时候,我们像只饥饿的老鼠一样到处寻找金钱的味道,我们总是怕吃了上顿没有下顿,总觉得比人低人一等,于是贫困随时阻碍着我们的生活的质量和追求的脚步,甚至敲打着我们的灵魂和骨头。
钱多得时候,把钱装在身上,我们总是担心路旁的人,常常害怕随行的人,把钱放在家里,心却在家里,把钱存在银行里,又担心自己忘了密码。
贫困不一定产生自卑,产生吝啬的一定不是贫困,而是富有。
如果说生活提供了事物的内容,而事物的形式则是由我们所决定。
其实,对于忧虑,每一个人的想象力和判断力都是相同的,我所担忧的事正是别人所担忧的,我们所担忧的事情可以随意在其他人身上找到。
因为事物进入我们的世界时早于被我们的想法同化。尽管有人会接受事物的真正状态,但因为习俗、习惯和人类本性中的固执和懦弱,使其他成千上万的人为同一个事物想象出相同的忧虑。
一切事物的价值并不是由它本身所决定的,而是由我们的看法产生的。对于一切事物,我们总是要对它们做出评价,不仅要考虑它们,还要考虑它们对我们的价值。即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