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旖荡笕斡谒谷恕薄1缰のㄎ镏饕逅担菏澜缡俏镏实氖澜纾艘彩俏镏实摹?br />
在死亡的面前我们一样别无他法,在出生的时候我们一样别无选择,我们一样要生儿育女,一样要面对残酷的命运,一样懂得害怕不可知的事物,害怕威胁我们生命的力量,一样要追求爱情,结婚,离婚,一样要学习各种各样得知识,一样的自私自己、大同无私,贪婪、信任,一样有相同的烦恼、快乐、欲望和责任……
具体一点就是说,你可以是下岗工人;你可以是辛苦一辈子,供儿子上大学的农民;你可以是走南闯北的商人;你可以是考试作弊的学生;你可以是正在伊拉克战场上的军人……
你幽默,口中时常俏皮话不断,你一直沉默。
你肆无忌惮地大笑,你眼底的忧伤挥之不去。
你自强不息,与时间赛跑,对知识无限渴求与热爱,你对人生、世界几乎完全悲观绝望。
你信奉上帝,以诚待人,富于同情心与爱心;你心思敏感、热爱一切美的艺术,你冷眼看世界,嘲弄一切,对一切都蛮不在乎。
你站在世界的舞台上,拥有无数的崇拜者和求爱者,你在家里,却被老婆冷嘲热讽。
……
请问这个“你”到底是谁?可能是你,可能是他,还可能是我的同事,或者可能是明星,我不知道。
我当你追问你是谁的时候,你不可避免地把自己当作了一个对象。按照康德的观点,人是不可能真正认识对象的,只可能认识对象的显现方式。“认识你自己”的希腊神谕的宿命就是:人永远无法真正认识自己。
《论语》记载:“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虽然曾子每天都要从三个方面反省自己的行为,他 反省的到底是谁的问题。
我想他反省的是全部人的问题,因此才能流传至今,引起无数人的共鸣。只有当人把自己当成人类社会的一部分,他才能真正认识自己,才能超越自我,从而明白自己的痛苦就是所有人的痛苦,自己的快乐就是所有人的快乐,自己的一生就是所有人的一生……
“个人”只是局部的存在,他存在于某个国家,属于某种文化、社会及宗教,他只不过是一个个受限制、不幸而又饱经挫折的渺小生命,他关心的只是自己的个人得失,蝇头小利。
而“人”却不是局部存在的,而是普遍存在的。他是“个人”的归属,他关怀的却是整个人类的福祉、不幸和困惑。
生时我们化一为众,死后我们化众为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