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千块钱的朋友?还有,他为什么就认着了三千?这是不是一种特意的提醒?是不是一种心计?好像《营造品牌的36种模式》中的“责任模式”,成功案例是韩国的美而乐儿童套餐。
镜头一,工作忙碌的职业母亲穿行在街头人流中,每天为孩子准备的午餐都匆忙而粗糙。
镜头二,一位可爱的小女孩面对母亲做出的饭菜,明亮的眼睛里充满了厌倦和忧伤。
镜头三,母亲内疚惭愧的表情。
镜头四,美而乐儿童套餐隆重登场。然后以紧密的节奏和煽情的语调告诉那些钱包里打鼓的消费者:它分多种口味类型,品质绝对如一,且有保险公司承保,可供负责任的、有爱心的母亲们自由选择。这份迷人的套餐,完全可以代替细腻的母爱,让母亲和孩子同欢乐。
“重要的是让母亲内疚。”小雅记得书中这样强调。那么,现在,他也是想让她内疚吧?他的信息是这样的:你是我的朋友,而且是具有特殊意义的朋友,在我需要你的时候,你应该帮我。我第一次就是这样求助你的,你没有帮助我,你应当内疚。这次是相同的问题,我再给你一次机会,你可以消除这种内疚。要不然,你就只能加重你的内疚。如是者二,你就太过分了。你辜负了我对你的信任,还有爱情。你会让朋友一次次地觉得,你不像是朋友,担当不起朋友的身份,尤其是这种原本应该有更深意义的朋友的身份。
而在这所有的信息之前,还有一个最大的信息:我是为了找你才丢钱的,都是因为你。你已经让我在感情上受到了打击,一定不会再让我在这个小请求上受挫折吧。
可小雅就不明白:他为什么就认定小雅会往他的圈圈里跳呢?难道不借给他钱,她就没有良心了吗?明明是自己荷包里的钱,怎么不借给他就过分了呢?怎么不借给他就觉得不好意思了呢?她把这些否了。她觉得自己没必要内疚。她还帮过他家两次忙呢。那一千块钱提成,她从来就没打算要过。她没有什么对不起他的。他来看她时丢钱和她有什么关系?她又没有要他来找她!
在他借钱的这一刻里,小雅觉得,他的身影变得很小很小,他的借钱变得很大很大。仿佛他是先因为借钱才喜欢了自己,而不是因为喜欢自己才会来借钱。
她决定不借。而且她还决定像他那样直接说出来。她也使用了一个让他为难的说法。
我想了又想,还是觉得应该把我的真实想法告诉你。其实我有一个坚持多年的原则,就是不想把金钱和别的东西搅在一起。如果我和一个男人有了金钱关系,那我和他就绝不会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