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个程序。她不能一上来就把自己卖出去。这话得让他自己说。人就是这么矫情。人就是这么回事儿。
从卫生局出来,小丫觉得有点儿饿,就拐进了一条摆满了早点摊的小巷里。这条不宽的街道十分干净,而且几乎云集了所有南北风味的小吃:白嫩如玉的小笼包子,油香料足的热干面,焦脆可口的炸圈饼,松胀滚热的油条,柔韧绵长的米线……小丫走进一家小小的米线店,在墙角的位置坐下来。
米线很烫,小丫又放了许多辣椒粉和香菜。她喜欢辣椒的红和香菜的绿挤在一起时的样子,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悦目。
她慢慢地吃着,一丝不苟,不慌不忙。她不用请假,不用赶班。她是老板娘,所有的时间都是自己的。她为什么不吃得从容一点呢?
她忽然想起很小的时候,一次,父亲去东水县城卖土豆,带上了她和二哥。那是她第一次来到县城,第一次见到那么高的楼和那么宽的马路。父亲摆着红薯摊,她和二哥就在附近溜达着。真好啊。二哥不停地惊叹着。她却什么都没有说。不时有城里的小孩子从他们面前跑过,有的手里拿着冰糖葫芦,有的嗑着瓜子,有的没拿什么,但是透出一种对这些东西根本就不稀罕的漠视。那时候,小丫就深深地感到:她是不属于这个城市的。于是她就尽量不去看那些城里的孩子。她极力地排斥着自己对城市的好感和羡慕,因为她觉得这座城市也在排斥她。那就先让她排斥它吧,她可不愿意显示出自己的没出息样儿。
而现在,她安闲地坐在小城的小店里吃着可口的小吃,看起来像这个小城里所有的女孩子一样。而店里店外忙活着的那两个服务员,一看就知道是乡下妹子,她断定她们的薪水不超过三百元。她忽然替她们感到可怜——她们是那么丑。又丑又穷的女孩子是上帝最冷漠时的作品。从这一点上看,她比她们幸运。因为即使她们去做小姐,也取得不了她那么辉煌的业绩,挣不来她如今的幸福生活。这简直是一定的。现在,可以说她已经过上了小城人的标准生活,而且还很有希望过上比许多小城人都要好的生活。无论其间经历了怎样的过程,结局才是最重要的。
不是吗?
因为是交易,两个人开始都很利落。房子是窦新成哥哥的,一栋古老的单元楼,是县城最早一批盖起来的商品房,只有三层。前些年,窦新成的父亲病重,心心念念想着身后事,就分了家。窦新成就兄弟两个,哥哥从军之后考了军校,分在济南军区。虽然铁定不会回来养老,老人们还是表现出一碗水端平,给了他一套房子。三层楼里最好的楼层自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