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一体的风格,更使小读者在不知不觉之中,一点一滴体味个体成长与社会成长的幸福与欢乐、痛苦与悲凉。
书评(1)
(特别说明:评语专家排名不分先后;为表达对本书序文作者朱学勤教授辞谢“博士生导师”身份署名的敬意,为本书写作评语的所有博士生导师,均不特别注明此岗位职务。)
1、朱大可(同济大学哲学与社会学系教授、同济大学文化批评研究所所长):
保印笔下蚂蚱的身世,正是无数乡村少年的写照。在少年读物竞相粉饰现实的时刻,《草根儿》这部长篇小说,还原了农民工子女受压迫经验的实录,向我们揭示了严酷的社会真相,并填补了少年文学苦难母题的空白。
2、林达(著名华人作家):
假如没有人给城里孩子讲这些故事,他们和蚂蚱们将永远隔着一条无法逾越的鸿沟,蚂蚱在他们面前走过,他们却看不见蚂蚱的存在。现在,蚂蚱从作者的笔下走出来,你不可能再视而不见。从此,城里孩子和农民工的孩子,会思考同一个问题:我们都是一样的孩子,为什么命运竟如此不同。
3、徐贲(美国加州圣玛利学院英文系教授):
著名的儿童文学研究者和社会活动家Jack Zipes问过一句话;“真的有只是写给孩子们的儿童文学吗?” 《草根儿》这个写给“小读者”的故事也是讲给“大读者”听的。它呼唤每个读者未泯的童心;以温暖的真情去重新注视还在困扰我们世界的不公和歧视。
、周洪宇(十届全国人大代表、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
这是第一部写农民工子女城市生活的小说。它以生动的笔触揭开了社会转型期农民工子女城市生活的真实一角,为当代文学史贡献了“蚂蚱”这样一个鲜活的农民工子女形象。
在我们的身边,像蚂蚱这样的农民工孩子,有着成千上万,甚至已经过亿。他们的生活值得我们了解。了解他们,可以更好地认识我们自己;他们的命运值得我们关注。关注他们的命运,就是关注我们民族的未来。
我希望,不管是城市的孩子,还是农村的孩子,都应该读读这本书,它不但可以使你从中了解同龄人的命运故事,还可以使你从中汲取一种积极向善的、正义的力量,成为一个真正的“人”。
5、何怀宏(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
这不是童话,但胜似童话。孩子们不仅需要想像的世界,还需要了解真实的世界。所以,我愿推荐《草根儿》这部充满感情、而又朴实无华地反映了农民工子女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