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的作品。不仅离开或打算离开乡土的人们可以用之为“启蒙书”,城里的孩子和大人也许更应当读它,以了解和进入这些就在他们身边,却命运迥异的孩子们的生活和心灵世界。
6、赵汀阳(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
曹保印的《草根儿》是直面城乡和农民工问题的、一本很值得一读的好书。记得一个朋友说到过,中国人都是农民,不能假装自己不是农民。又想起一个朋友说,他担心城市人将堕落为劣等人。又记得当年有人唱道,到底是我们改变了世界,还是世界改变了我们?这些问题都需要想想。
7、徐友渔(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
这不是用语言文字写成的小说,而是与农民工及其子女共呼吸的气息。
这不是同情者的叹息,而是兄弟般的休戚与共之情。
这不是城里人或知识分子一般的道义表示,而是对我们自己的人性和良知的发问。
曹保印的小说《草根儿》,对中国社会各个阶层的人都是一种警示。
8、梁治平(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
农民工是这样一个特殊群体:他们是城市的建设者,也是城市繁荣的牺牲品,而这仅仅是因为,他们是农民。当农民成为一种身份,生为农民就变成命运的诅咒。这无疑是当代最为野蛮和不正义的社会现象。《草根儿》以小说方式讲述一个农民工家庭的故事,激发我们的同情和思考,有助于改变不合理的制度安排。
9、程方平(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主任):
《草根儿》这部长篇小说,是帮助少年儿童认识社会、培养责任感、净化心灵的生动读本;也是帮助处境不利的少年儿童自强不息、努力奋斗、追求美好生活的励志读本。与风靡世界的韩国励志剧《大长今》一样,这部小说告诉小读者,我们的家庭出身尽管不能选择,但我们的人格不容轻视,我们的精神是同样积极的,我们的努力肯定会得到回报。这就像一缕春风启迪着社会的良知,在我们的儿童读物中,应有更多这样敢于面对真实社会问题的优秀文学作品。
10、窦桂梅(全国特级教师、清华大学附属小学副校长):
时空跨到后现代,高玉宝的“我要读书”,成了当今“蚂蚱”们的渴望。 贫困,苦着一张稚嫩的娃娃脸;没有安全感,而过着受刑般的日子;渴望平等,不敢奢望“锦上添花 ”,哪怕“雪中送炭”;寻求幸福,逃离种种困境,虽在“磨盘”中,磨得血肉淋漓。
打开书,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