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长一指身旁的蒲团:“坐下说话。
”见真启踌躇不前,蹙眉道:“事急从权,不必多礼。
”真启赶紧落座,却听元常低声凑近问:“绥平府的劫四爷,据说与你颇熟稔。
”劫兆在中京声名狼藉,所关不离风月,真启以为师伯窥破车中藏有女子,唇面皆白,颤声道:“弟子不……不怎么熟。
”元常皱眉道:“你与他是一师所授,怎地不熟?”“是……是。
”真启额间微汗:“习艺时见过,下山……下山后便无往来。
”元常点了点头,压低声音:“你明日找个理由走一趟绥平府,将四爷带来见我。
那辆雇车……”真启身子一颤,却听他续道:“……先莫还回去,且备在后门处,幸许明日离京时用得着。
”真启失声道:“师伯明日要离京?”元常面色一沉,刻意压低嗓音:“莫要声张!你今日是怎么了?这般仓皇!”真启嚅嗫告罪,慌忙离座欲出,忽然想起了什么,回头道:“师伯,劫四爷一家今日清早便已出了京城,往本山去啦!四爷不在京里。
”元常陡地色变,霍然起身:“往本山!难道你没收到鹤翙幡么?”真启从没见过他如此模样,不觉有些慌乱:“有……有。
弟子依特使快信所示,前往绥平府通知劫庄主,请他老人家速速前往本山。
”元常面色铁青,沉声道:“胡说!祖师爷坐化之前,为防魔门妖人乘机对绥平府不利,遗命特使持鹤翙幡入京,教劫震劫庄主不得回山。
掌教真人的信中所写,我在旁边看得分明,怎能有错?”真启莫名其妙,回房取了信来,呈交给师伯过目。
元常展开信纸,见纸质、印信均与本山所用相同,但字迹绢秀,绝非掌教玄鹤真人的亲笔,书信的内容更与黄庭老祖的遗命南辕北辙,果然是催促劫震即刻回山。
“持幡特使是谁?快唤来见!”饶是元常涵养深厚,此际也不禁变了脸色。
真启匆匆而去,片刻便回,俊脸白得像雪片一般。
“师伯,人不见了!”“是何人送幡来的?”“他说是元通师伯座下,唤作真行。
弟子查过他的名剌,确是本山黄牒。
”元通是元常的师弟,也是首玄一系里的重要人物,收徒甚多,在“元”字辈里仅次于四玄一系的元清、元猛。
天城山上有三千弟子,五玄分据前后山各宫观道场,各系的子弟未必都相识,一旦离山行走,须以本山发放的道牒名剌确认身份。
“我离山之时,真平尚在太清宫执役,怎能送鹤翙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