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太用「豆豆」
这个名了。
外婆和母亲叫自已豆豆,是为了什么来着?好像是自已还个婴儿时,就体态有些「长条」,外婆是叫自已「长豇豆儿」……好吧,无论是窦斓,还是「豆豆」,她都不爱用,她宁可自己……只是逗逗。
她的生命,不属于那个给了她姓氏的父亲,也不属于童年天伦之乐的回忆,而只属于……另一个世界。
……她出生在河溪市后湾老城区一个普通的工人家庭,但是父母很早就离婚了,她甚至记不得自己的父亲究竟是谁,什么长相。
父母离婚后,父亲就离开了,她跟着母亲还有外婆一起生活,母亲没什么像样的工作,就是到处打打零工替人缝缝补补的,家里主要开销,还是靠外婆经营的点心铺来供给。
可能是离婚、无业导致更加贫瘠的生活,让母亲变得有些偏执敏感,也可能是被生活的甘苦磨砺出了执着,从小,母亲就发疯似的鼓励自己「女孩子更要靠自己」、「一定要赚钱养家」、「一定要出人头地」。
后来也不知道是什么机缘,母亲遇到了那个叫程绣兰的阿姨。
当然,叫阿姨是不合适的,她后来也跟着人,管这个慈眉善目的阿姨,叫「程姐」。
当时,那会儿还年轻一些的程姐,就一个劲笑眯眯的夸自己长的漂亮,天资好、个子高、腰腿好、眉眼好,建议妈妈好好的「培养」
自己,「冲一冲,试着改变命运,至少也要上上台」,让自己去程姐合作的女童模特队参加训练。
她从小天赋就好,才六、七岁的时候,骨骼发育就很舒展,身高在同龄女孩中本来已经很高挑了,但是在程姐的建议下,母亲还是从黑市弄来了那种刺激身高的药品。
这本来是给矮小症的儿童使用的激素疗法药物,但是那家叫万赛的药企,是万年集团的子公司,背景雄厚,野心勃勃,当然不满足于「矮小症」
这种小众市场,把眼光瞄准了对于身高有各种偏执憧憬的家长,故意把这种药物漏到灰色地带,把黑市药贩子当成了主要的销售通道。
而母亲,则是完全相信了「没有副作用的,就算有,为了一辈子,稍微拼一拼,也值得」,不管不顾的给还是孩子的自己打针,而这一切的目标,也就是促使自己在青春期发育结束之前,能有「模特级」
的身高。
这不算什么,女童模特队里的许多女孩,都打这种激素药物,据说,这种药物有一定的概率造成骨质增生、骨质疏松甚至报告过极其特例的白血病。
中产阶级的家庭宝贝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7页 / 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