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儿以皇太后的身分临朝,由奕訢主持政府(官衔是“恭亲王·议政大臣·军机大臣”他遂得以实行他的主张。
没有人反对发奋图强,问题是如何发奋图强。
鸦片战争时,英国只不过出动军队二千余人;英法联军时,两国也不过出动军队一万余人,竟把拥有四亿人口,当时世界上最大的超级大国打得落花流水。
奕訢跟汉人中若干掌握实权的官员曾国藩、李鸿章之辈,恍然大悟,认为西洋人的政治不如中国,唯一比中国高明的,不过“船坚炮利”罢了。
中国只要也船坚炮利,就可以制服英法诸夷。
至于如何才能船坚炮利,则只要采取下列三项措施就能达成目的:一向西洋购买军舰大炮。
二中国自己设立工厂制造军舰大炮。
三派遣留学生到西洋各国去学他们的本领。
唯一的问题是,深恐西洋那些夷狄对军舰大炮的建造使用方法,秘密不肯传授;但当发现那些夷狄不但肯传授秘密,而且还热心的传授时,不禁大为惊喜。
于是,自强运动就在上述的理论基础上,积极推动。
从六十年代英法联军战争结束,到九十年代中日甲午战争爆发,三十五年之间,我们用下表说明清政府的主要措施:自强运动最重要的是设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它是英法联军打进首都北京后的新生事物。
过去各国只能跟清政府指定的边疆地方官员交涉,像俄国只能跟库伦(蒙古乌兰巴托)的办事大臣,欧美各国只能跟广州的两广总督交涉。
清王朝中央政府只有一个藩属事务部(理藩院)处理藩属国的事务。
即令在鸦片战争之后,仍然如此,所以英法修约之议初起时,两广总督叶名柢不见面,英法连谈话的对象都找不到,才决定改用武力。
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的设立,表示清政府终于在心理上承认世界上尚有平等地位的国家。
它等于现代的外交部,但外交不过是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的主要工作之一,事实上它是自强运动总司令部,奕訢是最高统帅,稍后出任北洋通商大臣兼直隶(河北省)总督的李鸿章,则是总执行官。
总理各国事务衙门负责推动的几乎是包罗万象的各种前所未闻的崭新业务,诸如:一教育自强运动需要通晓外国语文的人才,同文馆(外国语学校)不仅培植语文人才,除了英文、法文、俄文、德文四个学系外,同时还培植科学人才,有天文系、化学系、地质学系、格致系(物理学系)、医学系,是近代国立大学的雏型。
二海关这本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