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击力更强的战斗机。改造后的p-38长11.5米,翼展15.9米,高3米,最大起飞重量近10吨,实用升限1.3万米,装有1门备弹150发的西斯潘诺20毫米机炮和4挺备弹各500发的12.7毫米机枪,并可携带火箭发射器或炸弹。
1942年,p-38投入实战,获得了巨大成功,此后足迹遍布整个二战战场,但使用最为成功的是在西南太平洋战区。相比小巧而柔弱的日本零式战斗机,p-38明显具有更强的火力、更厚的装甲和更快的速度。该机的厚重和结实赋予其强大的战场生命力,其双尾撑结构能迅速吸收异常振动,油箱、尾翼等容易遭到打击的部位多有重叠,一般的炮弹和机枪难以造成致命毁伤。
1944年6月的一次战斗中,一架p-38与一架德国me-109相撞,结果,me-109失去机翼即刻坠毁,而p-38在失去了一侧的尾翼和螺旋桨后居然返回基地,并成功降落。在一次对日作战中,一架p-38遭受了日军密集的火力打击,身中100多处机枪和5处炮弹,一侧翼尖也被削去了近1米,竟也摇摇晃晃地飞了回来。坚固的p-38无疑是美国诸多王牌飞行员钟爱的座驾和日本飞行员的眼中钉。日本王牌飞行员坂井三郎说p-38是“最不愿意浪费炮弹的对手”。
狙杀山本五十六
1943年4月14日清晨,美国海军情报部截获了一份绝密电报:gf及属员将于4月18日上午8时由拉包尔出发,9时45分在巴莱尔机场降落。经过破译,gf身份被确定为美国人恨之入骨的山本五十六,他一手导演了珍珠港事件,令美国太平洋舰队险些全军覆没,早就成了日本军国主义的偶像和美国的肉中刺。得知此消息,美国太平洋舰队司令和罗斯福总统一致决定实施狙杀。在精心策划的猎杀行动中,p-38可以说是美国唯一能够胜任的机型。它航程较长,可达1800千米,而此次任务往返航程为1600千米;另外,该机火力强大,而且枪炮安装在机头位置,适于进行迎面战斗。
根据电报内容,山本座机为三菱1型轰炸机,由6架零式战斗机护送。为此,美国派出了18架p-38战斗机。为了隐蔽,机队以15米超低空贴海飞行700千米,通过了日本占领区,在规定时间抵达巴拉尔。一向以守时著称的山本果然准时出现,然而尾随其后的却是黑压压的上百架零式战斗机,敌我战机数量立刻发生了逆转。负责掩护的p-38立即爬高,将一群零式战机成功诱引过来,2架p-38成功甩掉副油箱,向山本座机冲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4页 / 共6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