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制造的89艘“齐柏林”飞艇中有80艘毁于一战。
从此以后,飞艇虽然很少出现于战场,但仍以其留空时间长、噪音低、污染小、载荷重等优势活跃于民用领域。1929年8月,长236米的巨型“齐柏林”飞艇满载乘客和补给进行了一次长达21天的环球之旅,成为民用飞艇史上的顶峰。
“哥达”上阵
从1915年开始,德国哥达公司开始研制大型轰炸机,并相继推出了“哥达”1“、哥达”3型,但在“齐柏林”飞艇的光环下“,哥达”因性能一直不够成熟而未被广泛使用。直至1916年,身躯肥大、行动缓慢的“齐伯林”飞艇在英国的机枪扫射、战斗机拦截以及恶劣的天气条件下遭受重创,表现良好的“哥达”4型和“哥达”5型才成为德军轰炸英国本土的主力,被大量装备一线部队。
“哥达”4型长11.9米,高4.3米,翼展23.7米,虽然不及“伊里亚穆罗梅茨”和二战时期的重型轰炸机,但比当时的战斗机已经大出好几圈。该机最大起飞重量为3.6吨,可载弹500千克,升限达到6500米(在挂弹时,多采用2500米高度飞行),最大飞行时速148千米,可持续飞行3小时45分钟。“哥达”5型基本参数相当,只是载弹量提升到550千克,性能更加稳定。
“哥达”的诸多元素设计得非常巧妙。例如,它采用双发双翼的木质机体结构,两台活塞式发动机位于上下机翼之间的靠近机身处,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一台发动机停车后推力不对称的问题,而且螺旋桨叶位于发动机后方,为飞行员提供良好的前方视野。飞机可巧妙地分为外侧机翼、机身前中部(带有机翼中央部分和发动机舱)和机身后部3个部分,每个部分都可由1节平板车厢运载,3节车厢便可运输一架完整飞机,大大方便了生产和运送。
战略轰炸的先行者
“哥达”被认为是人类航空史上第一架战略目的的轰炸机,也是德国为轰炸英国专门设计的机型,3.5小时的续航时间刚好可以从德国西部任一位置起飞空袭英国本土,一般挂载6枚50千克炸弹或4枚125千克炸弹。“哥达”虽然在飞行速度和飞行高度上稍逊于同时代的优秀歼击机,但它安装了3挺7.92毫米机枪,分别由驾驶员前、后方的武器操纵人员控制,使得自卫火力基本没有死角,对拦截歼击机构成了较大威胁。
1917年5月25日,德军首次出动了23架“哥达”4对英国本土实施空袭,这也是英国本土历史上第一次遭到固定翼飞机的大规模空袭。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3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