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置可否:“但愿如此。”
元晔从未见过这样的女郎,忍不住微笑:“你总是这样得理不饶人吗?”
秋姜笑道:“邸下也知三娘占着理?你将我掳掠至此,一则于礼不合,德行有亏;二则触犯刑律,藐视法纪。若一会儿三娘的侍婢去府衙状告,到时上了公堂,县长如何评判?诸位府君又如何看待?届时若是再惊动了县主和永安公,恐有不妥吧?”
都灵城隶属樊阳县,在县长杜寒的管辖之下,樊阳县又是永安公元修的辖区,杜寒又是元修的亲信,如果出了事,如今正与彭城县主同在都灵坐守的他难免不被惊动。而永安公和敦煌公元俊素来不和,元晔现在又和元俊交好,就算不出大事,也难保不惹得一身骚。
元晔神色如常,只是望着她:“小小姑子,也知永安公?”
“河南王元瑛最为器重的两位郎君,一是永安公元修,二是敦煌公元俊,如今这二人都在都灵,都灵城内谁人不知,谁人不晓?”
“你这小姑,也关心这些军国大事?”元晔微笑,颇为诧异。
“生逢乱世,不得不顾。况且,这也算不得什么军国大事。”秋姜微微侧过身子,抬眼望了望这灰蒙蒙的天,长长叹道,“这是常识。”
元晔忍俊不禁,声音却平缓下来:“处在这乱世,实在身不由己。”
秋姜回头望他,见他一头长发随意披散,乌黑亮泽,恍如绸缎,衬着素色麻衣,不取笑人的时候,倒也有几分王恭的仙人之姿。心里对他的恶感略微消减,脸上却不减:“哪怕身不由己,也不可戕害他人。”
——
都灵是她的根基,如果早早动乱,恐怕她日子难过。
这人看着不像无的放矢的人,这么处心积虑,肯定不会做无用功。可惜她第一世常年身处洛阳深宫,消息闭塞,对外面的局势知之不祥,实在猜不透他的用意。
李陵虽然被幽禁洛阳,但她知道皇兄短时间内是不会动他的。现在世道乱,州郡府君大多置有军队,多冠以将军别称。江陵和河南是北魏阻挡南方萧梁王朝的天然屏障,戍守的二王手握重兵,牵一发而动全身,若是轻举妄动,恐怕南方不安,将天下大乱。
所以,李元晔到底想做什么?
雨势有逐渐增大的趋势,秋姜抬手遮住头顶二尺见方,脸色发愁。李元晔脱下蓑衣,在一旁递给她:“穿上。”
秋姜瞥了他一眼,抱着胳膊没应答。
元晔笑道:“又非楚汉河界。你我不过见过两面,何以如此泾渭分明?”
秋姜道:“道不同不相为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