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查、设备清理工作,準备渗漏测试并进行点火试车,大批工人们正在铺设第二条丙烯产线地基。
我与现场干部简单讨论,亲自检查几个关键接合部施工情形后便转往铁工厂。
铁工厂中启东大表哥正与吴晋伟和师傅们研究着打造模具的问题,大表哥透过之前姑丈在汉阳钢铁厂的关係,这两年挖角了不少有经验的师傅来浔,现在打造汽车、拖拉机零件或铁轨不成问题,但毕竟塑料模具这种东西隔行如隔山,目前在高温吹气成型与脱模上还有不少问题点要克服。
我过去在廿一世纪辅导工厂时虽常见到这一製程,但毕竟机械、模具都不是我的专业,也只能告诉他们过往看过的方式跟注意要点,让工厂继续摸索了。
巡完铁工厂后去农业改良场找二哥,到了之后才知道二哥去尿素厂了。
过年期间与二哥讨论了不少尿素厂的问题,目前已经启用的第一条生产线日产量100吨,光是要满足附近州县农民需求就相当吃力,如果要供应目前我军地盘内的农民,产量至少还要增加10倍以上,在土地、人才更重要的是能源来源上都有很大的考验要突破。
看看时间,我决定不去尿素厂直接转回营区。
「目前招兵状况十分良好,招兵委员还没派出去,主动前来投效的就已经有将近5000人」白崇禧道:「现在分成两个部份来做,一部分是招士官干部,条件要求与之前相同,士官干部一定要识字,然后身高、体能都照之前的要求;士兵部份则考虑到鼓励难民投军,所以如果没有家乡仕绅作保,就要由我军士官以上干部或本地的同乡会、宗亲会做保。
」「那训练的教官呢?」我问道:「为鉁兄安排得如何?」朱为鉁原本是砲兵营营长,有鑒于他练兵很有一套升作新成立的补充兵团团长──原本是准我们招一营补充兵,但我与李宗仁、白崇禧商量后决定钻漏洞,名义上是一个营,实际上準备一个团的训练能量。
未来补充完李宗仁、常耀东两团所需新兵后,就当作训练中心轮番调练地方民团、保安队,作为未来发展徵兵制度的基础。
朱为鉁道:「营舍、器械、装备被服等都準备妥当了,教官部分则从各营有作战经验的基层干部抽调。
」「嗯嗯…」我边颔首边盘算。
目前手中库存的武器数量还不足以武装这幺多新兵。
「周主任部分呢?」「周主任带着邓副主任非常积极,已编辑好政治课材料,已经开始陆续给弟兄们讲课」朱为鉁道。
过年期间周绍山与邓先圣主动拜访我深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