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官没五官,要脸盘儿没脸盘儿;又没念过几天书,自然也就没什幺想望了。
老百姓还有句话叫“金山配银山,炉渣陪黑炭”。
干脆咱是“炉渣”、“黑炭”,倒也罢了!偏偏是半红半黑、不上不下。
跌到炉渣堆里不甘心,攀人家闪光的亮堂的,又十分艰难,怎能叫人不煎心呢?<o:p></o:p>慧慧看似腼腆柔弱,骨子里刚强好胜,追求的是爱情与婚姻相统一的完美主义。
也许,正是基于此,文景才高眼看她。
因为两人的骨子里有某种相似处,她们才脾胃相投,十几年的友谊才牢不可破。
<o:p></o:p>可是这一回,慧慧的处境真可谓水深火热!作为挚友的文景又恰恰束手无策。
<o:p></o:p>今年春末,赵春树回乡探亲整整在吴庄住了一个月。
他与慧慧的恋情又朝纵深发展了一步。
当初的天时、地利与人和就象优质的混合肥料,催熟了爱情之花。
北方黄土高坡的春天总是姗姗来迟。
直到春夏之交,才是这里绿草发芽、杨柳飞絮、燕雀恋巢、猫狗闹春的时候。
赵春树回乡的步伐正好踏着一切有生命的动植物蓬勃生长的节拍。
天时对爱情的成熟极为有利。
慧慧又偏偏与爹娘划清了界限,和五保户聋奶奶同吃同住。
这就给赵春树与她幽会提供了便利。
来自人民解放军大学校的赵春树回乡不忘学雷锋做好事本来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事实上,他也确实给五保户挑水、扫院、垫茅坑,干了很多一不怕苦二不怕脏的活计。
这样,五保户的茅棚寒舍就成了亚当夏娃的伊甸园。
地利于爱情的成熟也极为有利。
此外还有人和。
原来那五保户聋老太太年轻时颇有姿色,做过赵庄一位大财主的小妾。
那期间就招风惹草爱吃荤饭。
先与财主家雇来的小画匠私通。
后和上财主家缝皮袄的老皮匠相好。
还有人说她真心喜爱的是一位年轻长工。
不知是因她好吃肉,还是因为她皮色鲜美,赵庄人送了她个外号叫“鲜羊肉”。
财主死后,鲜羊肉就卷包了银钱首饰嫁了那位长工。
大概是贪得男人多、消耗大,在那家都坐不了胎。
那长工病死后,她仍是孓然一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2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