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叫苏轼满意,苏轼也不会再给他一次机会。略作思考,知非道人便说道:“自然将我所会的悉数教授。”
对于这个答案,苏轼显然不甚满意:“道长不必敷衍,还请细说。”
知非道人说道:“贫道会带着他四处游历,增长见识的同时,教他他学文习武。道家经典、儒家学问自不必说。君子六艺者,唯乐之一艺贫道不通,却也能寻个名师教授此项。待他及冠,若他愿意,方为他授碟,引他入我道门。若他不愿,那便师徒缘尽,如是而已。”
苏轼冷笑:“道长倒还真是自信。”
知非道人笑道:“苏先生不妨考较贫道一二。”
苏轼也不气,问道:“敢问道长,大宋如何?”
知非道人说道:“鲜花着锦,盛世空前”
苏轼冷笑:“道长原来也不过如此,只这点见识如何能做的潼臻老师?误人子弟罢了。”
知非道人也不恼:“苏先生莫要着急。我说这大宋正是鲜花着锦的盛世也不算胡言。毕竟大宋之富庶远超汉唐,百姓们也都安居乐业,文华风流冠绝当世,说句盛世并不为过。”
微微顿了一下,知非道人又道“只可惜自开国来便有意削弱军队,所谓忘战必危,若是大宋四周尽是藩属国那也罢了,偏偏四周强敌环伺,契丹辽国时时寇边,藏地吐蕃虎视眈眈,更有李氏元昊叛宋自立,国号西夏,可说是危如累卵。朝堂上众相公党争不断,寡君子而众人,十分精力倒有九分是放在内斗上。说实话,贫道以为,大宋还能坚持下来,维持着表面的繁华,真的要感谢冥冥中炎黄气运庇佑……”
苏轼默然,知非道人说的他固然有不认可的地方,那也只是两人理念不同,没有争辩的必要。沉默了一会儿,苏轼又问道:“那么,道长心中的大宋应该是个什么样子?”
知非道人答道:“我希望,对外战争,不要发生在自家国内。御敌于国门之外啊。贫道很向往汉朝,极天罔地,俱是汉家臣妾的气魄,一汉当五胡的自信与荣耀,有明犯我强汉着,虽远必诛的尊严……”
苏轼长叹道:“那确实是一个令人神往的时代。”
知非道人也叹气:“是啊,前贤的光辉,令人敬仰。倘若大宋能够平安两百年,未尝不能超越汉唐,从另一条路走到绝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