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没想到这些。”
知非道人笑道:“你已经进步很快了。你肯思考,就能一直进步。对了,话到这里我又有话要嘱啰嗦一下。”
徐潼臻点头应是,却听知非道人说道:“你年纪还,现在从我学习,我要告诫你的是,千万不可人云亦云,千古因循,失去了自我。素日里自己多思考。多看多想,人生到处都是知识和学问。便是读书也要读活书,即使出自圣人的话,也要自己思量,觉得对的,才能付诸实践。为师有时候说的,也仅仅是为师自己的看法,囿于知见,未必可取。须记住:以偏概全,一叶障目都是不可取的,是修道人的大忌,到头来多半害人害己,你可记住了?”
徐潼臻点点头:“我记下了,师父。您看,日上中天,咱们先弄点吃的吧,弟子饿了。”
知非道人微笑道:“好,那咱们吃点东西,休息会儿再走。”
几百里的路程,自然不可能仗着带的干粮便足以充饥。是以每到饭时,知非道人都会领着徐潼臻找些吃食,手把手地教他怎么辨别食物,哪些能吃,哪些不能吃。有时也结合《神农本草经》告诉他哪些草药又有什么功效,需要怎么炮制。夜里则是带着潼臻怎么防野兽防虫豸,种种学问,不一而足。在这过程中,徐潼臻倒是学得飞快,不过数天功夫,徐潼臻已然具备独立在野外生存的能力了。
在危崖峻岭跋涉了约莫有七八天,这一日,知非道人与徐潼臻讲起了嵇康所著的《与山涛绝交书》。说完文章和故事背景,知非道人又一次开始了对徒弟的考较,询问学这篇文章的心得。
徐潼臻这回浑不似往日里的机灵劲儿,犹豫了好些会儿,才道:“师父,这篇文章字里行间,充斥着一股凛然正气,显示着嵇康这个人的风骨嶙峋,不与俗世红尘所苟同,俨然天地间一大丈夫。可是弟子却又觉得不应该是这样的。可是弟子口拙,却又说不出来是哪里不对。”
知非道人笑道:“不用着急,这个问题对你来说可能确实难了点,这样吧,我问你答,咱们来梳理一下,好不好?”
徐潼臻自是点头应好。知非道人便问道:“你觉得山涛邀请嵇康做官有错吗?”
徐潼臻摇摇头,说道:“嵇康淡泊功名富贵,但是山涛的做法虽然不合嵇康的志向,但毕竟是好心,做的也不能算错,他又没要求嵇康一定要出来做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