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非道人又问:“那么嵇康做的有错吗?”
徐潼臻还是摇头,又点点头:“好像有些不近情理。不过钟鼎山林,人各有志,在我看来,一个人应该忠于他的理想、事业,为此,做出一些取舍也无可厚非”
知非道人赞道:“你能这么说,显然这两天又有进步了。不错,继续努力。”
“师父,你又夸我了。”徐潼臻嘻嘻一笑,怪不好意思的样子。
知非道人微微一笑:“在我看来,嵇康忠于他的志向的确没错。隐逸山林,相伴于清风明月,确实要比宦海浮沉要好得多。便是为师自己,也更向往隐逸山林不问世事的日子。只是潼臻,你要记住,隐逸山林,只有盛世才可以。若逢乱世,那还隐逸山林,不过是逃避责任的卑怯懦夫罢了。事实上,为是对两晋时期的隐士向来瞧之不起。当民族沉沦,山河破碎的时候,要做的是力挽狂澜,扶大厦之将倾。”
说到这里,知非道人脸色一肃:“你要记住,我道家子弟,乱世当出山济世,匡扶百姓,待到天下安宁,便要功成身退,如此方为道德之士。唔,还有,以后如果你主持道观……”话到此处,知非道人却是尴尬一笑:“罢了,咱们还没有道观,你也还没正式受箓,这个就不说了。”
徐潼臻肃然道:“是,师父。弟子记下了。”
瞥见徐潼臻嘴角的一点笑意,知非道人说道:“想笑就笑吧,等你到时候真的愿意和我做道士,一定会给你弄个道观的。”
徐潼臻道:“师父,我现在就愿意啊。”
知非道人摆摆手:“得了,等你十八岁以后再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