料填入、烧制。
掐丝珐琅面盘的制作需要两位工匠协同完成。一位工匠专职勾画图案,之后他将007毫米厚度的金线弯曲成与轮廓相同的弧度,再以植物胶水黏到面盘上,如此逐步以金线围出图案轮廓线条。
在此之后,另一位工匠才能用笔沾珐琅颜料涂入适当的区块,描摹出生动的图案。上料与烧制的工序亦要反覆数次才能达到所需厚度,最后进行表面抛光,除去多馀馀馀的珐琅与金线,才算是完成。
雅典表鎏金珐琅狗年腕表,应用了内填珐琅工艺。
除了掐丝珐琅和大明火珐琅之外,雅典表的anssa珐琅面盘厂也制作雕刻内填珐琅,这是在面盘上先雕刻出图案轮廓,之后再填入珐琅烧制。
雅典表鎏金珐琅狗年腕表就是应用这种工艺。概念和掐丝珐琅相似,只是一个是用金丝作出轮廓;一个是利用雕刻工艺,可算异曲同工。
半透明珐琅的制作,需要工匠将珐琅颜料涂抹到经过机镂雕刻装饰过的表盘上。
掐丝和内填珐琅都需要更为精细的工艺和丰富的经验,在工坊里的工匠都有着三十多年的工龄才能胜任。同样,负责烧制大明火珐琅的工匠也已经临近退休的年龄。
年轻一辈的工匠中,一名负责给雕花的盘面烧制半透明珐琅,另一名最年轻的工匠,专职处理珐琅盘上的细小气泡——他们还需要相当长的时间磨炼才能够成为独当一面、技艺精湛的匠人。正因培养工匠不易,珐琅表盘才更显矜贵,而那些采用了珐琅表盘的腕表,更是凝聚了手工艺之美,弥足珍贵。
现如今,珐琅表早已跳出其计时的功能而成为藏家的挚爱藏品,它凝聚着时光的绚丽色彩,它不仅仅是一种工艺,同样也是经典的艺术。
如今这门古老技艺的传人越来越少,当今全世界掌握珐琅技艺的只有十人左右。有关手表的所有装饰技艺中,珐琅不仅历史悠久,制作工艺繁复,数量稀少,烧制精美,而且具有极高的艺术性,表现出很强的创造力。所以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珐琅表大师的作品是可以而不可求的。
孔氏珐琅创始人孔令俊表示,珐琅表和其他表类的不同之处在于它能用珐琅烧制这一独特的技法呈现出另外一种艺术的美,比如说油画是用油料绘成,山水画是用水墨画就那么珐琅就是用附着在金属表面上釉料经过高温烧制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