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旧很灵活,捏泥、揉搓、拍打……一双满是摺皱的双手在制陶中游刃有余。
首先像揉面团一样把泥捏成一团,将泥团反复揉搓,用手掌反复拍打,这样泥团看起来均匀光滑,做成的陶器外观才更好看。
贝壳、竹片、小木板是符日兰制陶的必备行头,除了用来做雕花,还用来磨匀陶器的表面。而做陶器的步骤,符日兰早已烂熟于心,揉团、捏条、盘绕、捏牢、刮平、抹平外壁……每一个步骤,都严谨细心,容不得半分瑕疵。
在重复四次左右的盘绕、捏紧、抹平后,一个陶坯的雏形就展现在蓝桉眼前。符日兰告诉蓝桉,做一个黎陶要经过至少十四道工序,但这还没有结束,要晒上56天才能烧制。
在布曲村,制陶技艺有传女不传男的习俗。生存给了人们不同的分工,男人们出去干粗活,女人则在家里做细活——制陶器、织黎锦。“在烧制陶器的时候,男人只能做一个旁观者,不得靠近。”符日兰说。
在黎陶堆烧之前,符日兰要举行一场特殊的仪式。在空旷地上搭起木柴架,铺以木柴,再盖上砍得细细的椰子壳,然后把陶坯倒扣放在柴堆上。同时,把一个烧制好、完好无损的陶器作为引子放在上面。点火之后,符日兰左手拿着装着水的陶碗,右手拿着树叶,绕着火堆走三圈,用树叶点水撒出去。她说“这是我们制陶上千年来的固有仪式,祈求神灵保佑我们制陶顺顺利利,烧出完美形状的陶瓷。”
千度成陶,过火则老,老不美观,欠火则稚,稚少土气。“烧制陶器最重要的环节,就是对火候把控。”符日兰说,堆烧前期要不断添置材火,能达到800摄氏度以上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