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九龙坡剪纸细腻婉约,唯美抽象,在剪纸中融入工笔国画、套色木刻、装饰画的元素,独具灵气,以杨艺为代表人物。
大足剪纸以刻为主,线条简洁,造型精巧,尤其是它以闻名世界的大足石刻为内容,用刻刀将立体艺术与平面艺术巧妙融合,独树一帜,以庞书麟为代表人物。
大渡口“堰兴剪纸”则是由大渡口区跃进村街道堰兴社区的一些剪纸爱好者,在吸收国画、版画、烙画、布贴等诸多表现手法基础上创办的,造型设计疏密有致,刀工细致入微,点染绚丽多彩,以黄继琳为主要代表人物。
但与南北方其他剪纸相比,重庆剪纸在国内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仍旧“捉襟见肘”。
作为剪纸的代表性传承人,杨艺每周都会开设剪纸教学课程,在教学中她不断尝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引导他们形成自己的风格。
一张纸可以被剪刻成万千世界,但学习剪纸的人也容易被传统图案限制。
杨艺剪纸构图总是不受生活惯例、题材限制,融入了国画、扎染、秦砖汉瓦、甚至是非洲雕刻的元素,将若干形象串联起来,在平面的剪纸中展现时空性、立体型和全面性。
在杨艺看来,尽管传承人不同的风格能赋予重庆剪纸更多样的审美价值,但创新能力的不足亦成为阻碍剪纸发展的绊脚石,而只有创新才能为重庆剪纸持续注入活力。
剪、刻、撕……样样手艺齐上阵,剪纸声、刻纸声、撕纸声齐鸣……
在前不久省城北区创客举办的一场剪纸活动中,1981年出生的张峰在众多剪纸名师中格外吸引人,他从小以剪纸为乐,通过不断学习、创新,让剪纸这门传统的艺术变得更具现代感。“每当我坐在桌前,用剪刀剪纸时,就好像演奏一曲曲美妙的乐曲,我的每一幅作品都有它的精彩,因为这不仅凝聚了我的心血,我还把美好愿望及祝福融入其中。”
张峰目前在一家媒体担任美术编辑一职,剪纸技能不仅是家族祖祖辈辈传承下来的技艺,还是他的感情寄托。张峰告诉西海都市报社区记者,在他很小的时候,父母把他寄养在河南老家的二姨家,二姨为了逗张峰开心就常常剪一些小动物,久而久之,张峰便对剪纸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后来张峰打算跟着父亲来青海,在和二姨离别的时候,二姨送给他一把剪刀,希望张峰能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