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考古的发现,扭转了这一观点,唐三彩这种独特的釉陶器在唐代日用品中也屡见不鲜。
今天唐三彩工艺品已经渐渐成为洛阳的名片之一,是高档的旅游纪念品,并作为国礼赠送给多过使者。你知道唐三彩是怎么烧制出来的吗?
唐三彩的烧制需要经过塑形,印模,上釉等多道工序,首先是原料,唐三彩采用洛阳周边的优质高岭土,黏土和长石粉,要将这些原料混合,晾晒,挑选,粉碎,揉搓均匀,并加水调和成泥浆,这些泥浆经过一定时间的沉淀,再从中挑选出上等的细料,只有上等的细料才能同釉层完美结合。
然后是制模,要先将人物或者动物的形象用高岭土制成模型,接着浇灌石膏制出模具,最后是将陶土灌入模具压铸成型,由于唐三彩造型十分复杂,不可能一次成型,所以要将各部分分别用模具做出来再用陶土粘合在一起。
据从业者介绍,还有一种叫手工印坯,这是区分唐三彩档次的重要标准,模具适用于大批量生产,相比之下,手工印坯要更加精致,能将各个部位做到完美。
和钧瓷比较类似,唐三彩也是将制作好的坯先素烧,之后再上釉,然后再烧完成,釉的优劣也是区分唐三彩品级的重要指标,对于仿古的唐三彩工艺品,要求花纹和色彩不可以随便改变和添加。
唐三彩是一种盛行于唐代的陶器,以黄、褐、绿为基本釉色,后来人们习惯地把这类陶器称为“唐三彩“。唐代繁荣的社会经济和文化色彩,通过工艺品再一次放大性的展示出来,所以通过唐三彩,不仅仅是能够感受到这些手工品造型的逼真,色彩艳丽,更能透过它体会当时社会的盛况,感受当时的社会风气。因此唐三彩在我国工艺美术史上具有十分突出的地位。
那我们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尤其是在初高中做历史选择题的时候,经常会碰到一些题说是某唐朝官员在家里摆放“唐三彩”,那老师就会告诉我们这个选项是错误的,原因是唐三彩是作为一种冥器,是陪葬品,也就是说是给死人用的,是不能摆放在家里的。可能当时我们也不是很理解,为什么如此精美的工艺品只能作为陪葬器物,但是在近些年的考古发掘之中,发现在中亚和西亚的一些地区,出土的部分物件中有“唐三彩”的出现,难道中国的陪葬品就让外国人这么喜欢。
中国素来有厚葬的传统,认为人死后会有灵魂转生,尤其是生前的东西死后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