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语毕,千余师生一致起立热烈鼓掌欢呼。
而除了每週六精神演讲外,校长又仿照德日两国军校前例,每月举行官兵大
会餐乙次,另邀请名士到校勉励师生。几个月下来同学们无论在体魄上、学业上
还是精神上都有了显着进步,同学们对校长的情感与信仰亦与日俱增。
在校生活稳定而充实,在荣誉感驱使下我们不断提高自我要求。一整天强调
仪态下来,到晚餐时全身肌rou都痠痛得不得了,而当天气阴雨时大家更是屡出奇
招,不但想尽办法把洗好的制服弄乾,更比赛谁能把制服烫熨得最平、最挺。
而课程亦相当有趣,与我理解或想像中的军校不太一样,基本上是参照德国
与日本的军事教育,课程上从基本的战术、兵器、测量、筑城等开始,进一步到
战史、战术、运输、辎重、兵器等等。课程内容难度不高,基本上用当年我预官
入伍训的记忆就能应付;在术科上我也名列前茅,不管射击、劈刺还是运动、器
械cao,除了骑马我的本事还待磨练外,其余项目在同期中我也是数一数二的。
让我在同学中大受欢迎的是「大家考试都要靠我」。受过长年严格的学院训
练,加上这几年自己也指导研究生,做学问、抄笔记、画重点,本来就是我的专
长,而以前大学时代在补习班打工当「名师」、「名嘴」的经验,更让我对「考
前冲刺」、「考前猜题」学有专精。好好在课堂听讲,看看廿世纪初期的军事理
论与我在廿一世纪所学有何不同,本就是我打发时间最好的方式,而能当上同学
们的小老师,更让我有动力把精神集中到课堂上。。
而对自己「开外挂」的状况有深切认识,上课时我也不敢随便造次,深怕惹
出麻烦来。
课程中胡叔麒的日俄战史讲得很有趣,但无奈一方面他本人没有自己到过战
场(我可是到过旅顺参观过23高地、鸡冠山、扇子山,也翻译过一本日俄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1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