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争研究的英文书),另一方面次世界大战还没爆发,欧陆各国也还没认清日
俄战争真正的启示,所以听起来虽然是有趣,但心中总是知道他并没办法讲出精
随──很多重大的历史教训都要靠事后总结才会发现核心,就算我臭屁想拿一些
知道的内幕出来表演一下,教官同学们也是完全无法接受的。
胡教官的课特色在于每一战役中的每段再分做数个小节,每节先以实况做课
题进行图上作业,接着再依据日俄双方的本案对证讲解──这些军事院校科班的
幕僚本事倒是我之前没有好好下过功夫的,认真听课受益匪浅。
朱鼎勋教官的战术学也上得好──如果想要知道在连级没有机枪、步兵没有
手榴弹、没有迫击炮、没有RPG火箭推进榴弹、没有弯刀地雷、没有丰田小货
卡,甚至还没有发明钢盔的年代要如何作战──朱老师的课绝对是你的首选。这
种作战前提条件其实和打BB弹很像,差别是BB弹有连发功能却打到身上不会
痛,而单发的手动枪栓步枪速度虽慢,但打到不死也半条命。
基本战术攻、防、遭、追、转在观念上没有太大不同,但在应用细节上则差
异甚大。
保定这边教的基本上还是传统「普法学派」──攻击时,密集纵队、刺刀突
击,防御时散兵横列、严守射击纪律──至于以前我在步校学的「散兵队形、每
人间距3公尺」、「火力拘束、迂打击」、「两侧配枪、斜射纵射」,因为
跟这个时代的军队编制根本不一样,所以大家互相听听就好。
外籍老师则是两位德国教官,一位丁教官讲战术、另一位贝教官讲兵器与射
击。德国教官战术课是从一般战斗教起,每个小动作、小细节都不厌其烦重複讲
解,务必要做到正确为止,接着每三、四个星期就到野外实习一次,从班、排、
连、营一级一级教上去,该冲就冲、该跑就跑,跟台湾军校打野外大家躲在树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7页 / 共1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