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了一些当地的特产,准备带回老家。可温某说:“大过年的,好不容易回家一次,就带这么点儿东西哪行呢?”池某说:“出来快一年了,一直没有积蓄,这次发了年终奖,终于能存点儿钱了。家里人都知道我的状况,不会挑理的,要是以后赚得多了,再多表示表示不就行了?”温某说:“自家人倒好说,关键是别人怎么看呢?大伙儿都知道咱们在大城市闯荡,不阔气点,人家背后不一定怎么议论呢!我可丢不起那人。”
就这样,温某花了3000多元钱,置办了一大堆年货。因为东西太多,坐车不方便,他干脆一狠心,又花了3000元钱租了一辆小轿车。正月里到各个亲戚家里拜年,光是发红包一项,他就用去了5000元。结果年后回城的时候,温某只剩下几百元钱了,但还有将近一个月才发工资,日子的艰难可想而知。
面子和虚荣虽然并不完全相同,但在很多情况下,它们的含义是一样的。“打肿脸充胖子”这句俗语既犀利又深刻,对面子、虚荣的讽刺和比喻可谓入木三分。温某和池某赚得不多,还是没积蓄的“月光族”,所以池某想存点儿钱,不买太多礼品,这样做很务实,也很理性。可温某明明能力不济,却贪图虚荣,非得打肿脸充胖子,买的东西不能比别人少,给红包时也不能落在别人后头。人前装阔,背后却要勒紧裤腰带过日子,这是何苦呢?
还有些人被称为“恐归族”,他们觉得自己混得不好,比不上别人,为了避免自尊心受伤,干脆连家都不回了。
“80后”小伙子刘某就是一个“恐归族”。他是湛江人,大学毕业以后在北京工作,还没女朋友。前些年过年回家,亲戚总问他:买房了吗?买车了吗?有对象了吗?怎么还不抓紧呢?
参加同学聚会时,大家聊起各自的近况,免不了互相攀比。上学时,他成绩不错,可北漂多年,至今还是没房、没车、没存款,而那些曾经不学无术的同学却混得风生水起,小有成就,相比之下,他心里特别不是滋味。从那以后,他就发誓,除非混出个样子来,否则再也不想回去了。
亲戚的询问都是出于关心,同学聚在一起聊聊各自的近况,这也是很正常的事,没必要拿自己和别人比较。每个人的情况都各不相同,很多事并没有可比性。再说,不管你比别人好还是比别人差,你的状况都不会因为比较而改变。
过年回家不为别的,是要看望父母亲人,一家团聚。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