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这些工作,都是江敏一个人完成的,梁二珍带着儿媳妇就在旁边看着,说起来,梁二珍以前下酱的味道还可以,只能说一般,江恒水吃到了别人家的酱好吃了,经常跟人家要,弄得梁二珍这个一家之主很没有面子。而李淑华就更不用说了,有一年的酱是李淑华下的,味道非常奇怪,弄得江家的爷俩一吃大酱就叹气。所以,在那之后,江家的酱都是江敏下,而且,江恒水非常严肃的吩咐,江家的其他女人不准插手。
下酱三天后,家家户户开始打耙。每天用酱耙子(就是一根木棒下面钉了一块板)打耙,大约坚持打耙一个来月时间,每天早晚各打一次耙。打耙时,那真是“一家打耙四邻香,家家打耙香满村”。每次打耙两百下左右,不断撇沫儿,直到酱液表层没有白沫为止。至于雨天给酱缸盖盖儿,晴天撤盖儿,也不能疏忽。坚持每天打耙,酱液会变得很细,等酱满月就可以吃了。这期间,要特别注意避免“捂了酱头”,就是酱液发酵过劲儿而产生异味。为了通风防雨,缸口上要罩上一顶“酱缸帽子”。农村酱帽的传统制法是就地取材,用秸秆或苇子编成大草帽形状,盖上既透气又防雨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