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一天随意的坐在位子上面,下课的时候,整个学校周围都逛了一遍。
cao场,由于最近几天下了几场大雨,所以显得非常的泥泞,这个时候的小学并没有水泥cao场,更不要说塑胶cao场了,连篮球架都没有一个,地面上并不是那种黄泥,而是由于长久的踩踏,变成了一种黑黑的表面,似乎还挺结实的。
食堂并不饭菜,中午的时候还是由侯生自己带的饭,然后学校负责蒸一下,所以食堂显得非常小,估计还不到40个平米。
晚上放学的时候,侯生自己一个人慢慢的在路上走着,并没有等自己的舅舅。
他很想看一看20多年前的家乡,到底是怎么一个模样。
不过走之前跟老师说了一声,我自己的舅舅过来接,让他说一声自己已经回去了。
这个年代的马路基本上是油压式的,上面盖一层细沙,当然一些县道的话,还是柏油的马路,就是沥青的马路。
不过那个年代的沥青马路里面并没有掺杂很多的碎石,基本上表面就是一层沥青,到了夏天特别大太阳的时候,还有一点点黏脚。
其实道路还是挺熟悉的,98年的路基跟2018年其实差别不大,只是到了2018年之后全部修成水泥路了,道路也拓宽了很多。
大路旁边的田地,不像20多年之后,方方正正的,现在的田地形状并不是固定的,而是根据地形的而显得不同,有半圆形的,有长条状的,有梯形的,三角形的都有。
记忆中的场景,一幅一幅的从眼前飘过,再一次烙印在脑海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