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盘”口号的提出者罗振宇,也照例会在今年的跨年夜直播自己的讲座。
这种用知识填补焦虑的情景与当年也非常类似,只是当年好歹还没有这么多贩卖知识的人。933年,美国图书馆协会估计,自929年以来新增的借书人大约在200300万之间,而总的图书流通增长了将近50。
直白的说,这就好像一群女孩树立了一个价值观,就是要早早的把自己打扮好,让自己“卖相好”然后能“嫁个好人家”。
她们开始前赴后继练出马甲线和翘臀,燃烧卡路里,并启动了残酷的内部竞争。然而,她们这么拼,最终能取悦谁呢?“好男人”的坑都没几个好占了,练再多也没有用。
现在觉得自己工作不够好,或者刚刚被裁,总想着通过“改变自己,自我提升”来改善境遇的人,与上面这个比喻何其相似!
就算你再怎么自我努力,超常规发挥,不也只是在一大批同等实力的同龄人当中自相残杀,披荆斩棘,只为了保住自己原来的相对地位吗?
通过提升大家的加班标准到996,再到006,一点一点逼迫所有人付出本不应该付出的代价,保住一个也许是极其普通的职位,这就是职场竞争的“内卷化”。
一大批才情相似,能力高超的人,在一个顺遂的时代里,本应该过得舒舒服服,应该获得与自己能力相称的回报,却无奈需要在内卷的自相残杀中,白白耗费生命和才干。
威廉·曼彻斯特的《光荣与梦想》一书中写道“中产阶级跌落迅速得令人心痛。在加利福利亚水库干粗活的工人中,有好多是农场主、牧师、工程师,还有一位是中学校长和一个密苏里州某银行的前任行长。”
我想,今后如果出现幼儿园老师都要求博士后学历,或者一个看大门的也得本科295,或与之类似的情况,也许一点都不奇怪。
与真实生活中的人交朋友
先别急着问“那我们就活该找不到工作受穷吗?”这样的问题。
为什么我们现在不太能忍受突然之间节省太多开支,突然“变穷”的生活呢?其中一个原因,我相信是我们有太多生活上的便利和安慰,过去是通过花钱购买的方式获取的。
物质和精神食粮的丰富,购买力的相对提升,也让我们越发孤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