绅士风度的学者,方晴只好收敛些,勉为其难做淑女状。
郑衍看方晴不似平时“妙语连珠”,略想便知道缘由,不由“嗤”地笑了。
方晴、韩益都看他,郑衍握拳在口旁轻咳一声,“我只是想起了一点好笑的事。”
阴阳怪气,方晴决定不理他。韩益警告地看郑衍一眼。
三个人又聊起《王大壮进城》。
“从你寄给我那十几期来看,讽刺虽然机智,”韩益看向郑衍,“却带着点看人笑话的冷哨,缺了些感同身受的悲悯。而悲悯,却是一部一流的现实主义作品不可或缺的。”
郑衍一挑眉,看看韩益,又看方晴一眼,笑道,“又是悲悯,嗯?”
郑衍走进书房,拿出一摞《新画报》扔给韩益,“看看这些是不是有你说的悲悯。”又翻出另一本杂志里的一页递给他,表情有点促狭,“再看看这个,你们还真英雄所见略同。”
坐得不远,自然能看出那是自己独立做的那几期画稿,另一本上的是刘先生的评论,上面引用了欧阳太太“辣椒油、蒜蓉酱”的比喻。
方晴的脸霎时红了起来。
韩益认真地翻了一遍,“很好,”认真地对方晴说,“这几期不像阿衍的讽刺故事那样辛辣,但——”韩益觉得,方晴的讽刺带着些设身处地的体贴和女孩子的俏皮,但这样说未免太过孟浪了,于是略沉吟,笑道,“但是更多些暖色,你们这样参差着写,故事有起有伏,有冷有暖,倒真有些‘现实主义巨著’的样子了。”
郑衍歪在沙发上翘着二郎腿,笑嘻嘻地对方晴说,“你看,我说这是开一代先河的现实主义巨著吧?”
方晴的脸越发烫了,又不知道说什么好,只好腼腆地笑。
好在这时有人敲门。替方晴解围的是两个伙计,一个送郑衍订的涮锅子,一个送方晴买的小菜,两人在门口碰见的。
看见卤菜,郑衍吹个口哨,你别说,方晴偶尔也挺有眼力劲儿的。
方晴帮着伙计摆盘子,放火锅,点炭,霎时一片烟火气氛。
卤菜店的伙计收拾了提盒,火锅店的伙计问准了什么时候来收家伙,两人正要走,被方晴叫住,每人给了点钱做小费,“怪冷的,多谢你们送过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