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这一问,指出了全案最主要的症结。过去所认为所须推究的是,杨乃武曾否指使,并以砒霜供给小白菜毒杀亲夫?对于葛品莲之中毒而死,似乎并无疑问。现在如果能查出真正的死因,若非砒毒,则杨乃武毫无干系,就不辨而自明了。
“如果是死于烟毒,则案中有案,另起波澜!”
“果真有此案中之案,恐怕很难水落石出。时间隔得那么久,从何查起?”翁曾桂搓着手说,“案子可能很棘手,如之奈何?”
“我看,”刚毅却很乐观,“连烟毒都不是。用大烟谋害人命的事,还没有听说过。大烟味苦,上口就知道,怎么害得成?”
“然则除非葛品莲自尽!可是,”林拱枢质疑,“第一,何以厌世,是不是有何冤屈?第二,为什么用大烟?先祖遗志未达,至今毒逋天下!”他是为他祖父林则徐禁烟一事,顺便发两句感慨,“烟膏也很贵,葛品莲就要自杀,又何必挑这个既花钱又受罪的法子。第三,葛品莲从发病到咽气,不像中了烟毒的样子。中烟毒只会昏迷不醒,不会像打摆子那样,浑身发冷。”
“是的!”刚毅接口说道,“银针探喉,未用皂角水洗过,发一点点黑,不足为凭。据仵作所供,亦只是尸身软而不僵,疑似烟毒而已。总之,证据薄弱,情理不通,烟毒之说,可以不论矣!”
“那么!”翁曾桂问,“是不是再追究砒毒?不是砒毒,中的是什么毒?”
“也可能根本不是中毒。”林拱枢说。
“莫非,”翁曾桂笑了,“真的如那‘乌花郎中’所说,是痧症?”
“为什么不可以是痧症?痧症种类很多,俗语所谓的瘪螺痧、绞肠痧、吊脚痧,夺命都在顷刻之间。”
话虽如此,到底只是可能如此,而非必然如此。发病之初,见到葛品莲的几个人,都不懂医药;唯一能鉴别病症的,只有一个“乌花郎中”,却反不在人世了。即使在世,能够传案作证,亦不见得一定确实,因为这个医生,手段既不见得高明,又未经详细诊断,说的话未必可信。
因此,目前仍应假定葛品莲中毒而死,只是既非砒毒,又不似烟毒,是何种毒物?很难研求。这一来,便只有找漏洞去探索了!
这是林拱枢的见解,翁曾桂也同意了。“好吧,”他说,“我们从很明显的几个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1页 / 共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