竟才肯罢休,就这样退休后钻研起了家里老辈人已经荒废的梅花易数,几年下来,对易学的研究也算小有成就。看淡红尘的老人,孤身一人在家闷得心里发慌,闲来无事便到松山路摆个地摊,以算命打发剩余的人生。
白一城观察着这个道风仙骨,气宇不凡的花甲老头,虽然每天算命的人不多,而且也都是一些市井百姓,他都能一针见血似的看透玄机,所谓艺高人胆大,不论是外来的民工,还是纹有麒麟臂的社会青年,他都能轻松驾驭,所有光顾的客人都是心悦诚服的客客气气离开。据烧烤摊老板说,这老爷子在松山路这片儿有一号。有一号就是挺有名气的意思。
白一城观察几天,心里有了底,仗着胆子跟花甲老头聊了起来。老头记性很好,一眼就把白一城认了出来。白一城寒暄几句,先来个投石问路“老爷子,有笔大买卖,你敢不敢接?”
“小伙子,你这是要义劫生辰纲啊?呵呵”
“老爷子,会看风水吗?”
花甲老头点了一根烟,幽幽道“给死人选过墓地,没给活人看过风水!”
白一城继续吹风打气“那不都是一回事吗!给我们公司职场看看风水,吃这一单顶你在这赚一个月的。”
老头不为所动,继续道“你们年轻人啊,图名图利的。我一个糟老头子,早把这些看的很淡了。天下熙熙,皆为名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恕我志不在此!”
话音落地,白一城有些佩服这个有文化的算命先生了,这也更加坚定了邀请老爷子出山的决心。白一城后来又苦口婆心的劝来劝去,看来利益诱惑对老爷子不起一丁点作用。人到了年纪也是耿直倔强,老爷子始终不答应。
出师不利的白一城最大的收获就是了解到了算命先生姓董,后来便改口尊称为董先生。
董先生不是诸葛卧龙,但却有着卧龙于田的决心,董先生说他88年推着自行车从山海关只身一人来到奉市,二十年间无数次走遍了奉市的每一个街街巷巷,现在年纪大了,哪也不想去了,现在的奉市无非就是车多一些,人多一些,走到哪里都一样,早已没有了当年的心境。
一次不成,白一城继续二次邀请。第一次用利益诱惑没有成功,第二次白一城改变了策略,主打亲情牌。聊经历,聊家庭,聊人生的意义,谁知董先生竟然用情太深,老泪纵横,一把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