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别人,关于别人有什么好说的……
樊刃B:的确,每个人的故事都应该是独特的并且是独立的,还是用罐头来比喻吧,即便撕去了它的标签,还是不能改变它自身固有的东西,该过期的时候还是会过期的。每个人的故事也是一样的道理,无论旁的人怎么去设置故事的发展,它都不会如旁人的愿望的。
樊刃A:即便是死亡?
樊刃B:即便是死亡。可能旁的人会促进或者阻碍死亡的发生,事实上,旁的人对于“浩气长存”、“哀莫大于心死”这类关系到死亡的真实状况是无能为力的,也就是说,每个人的死亡更多的是由自身决定的,因为思想的死亡才是真正的死亡。
樊刃A:那么是不是关于别人,就是无可奈何呢?
樊刃B:嗯……人的最奇妙之处就在于各个独特而又独立的人之间会产生关系。各种各样的关系使得本来很复杂的个人的问题,变得很简单了。
樊刃A:变得简单了?
樊刃B:听起来很矛盾吧(樊刃A点了点头)?这样吧,打个比方,你在路上见到一个完全不认识的女孩子,第一眼你就喜欢上了她,但是你们两个人之间没有任何关系——当然,这里排除了“没关系也是一种关系”的想法,然而你又念念不忘,于是你就会做出各种各样的猜想,这些猜想比起哥德巴赫的难以证明有过之而无不及,然后假如你能够认识她了,问题就会简单得多了,因为这种关系产生了一种约束性,也就是你个人关于这个女孩子的所有的问题陷入了一个关系区域的集合之中。简单一点讲,当你与周围的人的关系越来越多的时候,你自己能够对这些关系做抉择的机会也就越来越少了,所有的抉择都是两方以上的共识,于是你就“懒起来了”,那不就简单了?
樊刃A:听起来很像是谬论……
樊刃B:所有和我们习以为常的认识有所不同的想法,常常会被认为是谬论,其实有时那些非常系统的知识,有时还比不上一些“不科学”的习俗。举个比较极端的例子:一位非常专业的经济学家一天不得不出去买菜做饭,出于职业习惯,他可能要如此这般的分析一大堆,甚至考虑到当天发生的世界大事,才确定某种青菜的价钱,然后才去杀价,最终他买的价格可能真的很“合理”,但未必就比邻居太太随便杀价买得便宜,而且浪费了不少的机会成本。当然,他可能从分析中得益匪浅,然而就买菜本身而言他却不怎么高明:他可能有了举世瞩目的新发现,但如果你是他的妻子,恐怕会拧他的耳朵了。
樊刃A:似乎……这与我们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