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调控,孙策没问题,而具体到实施和cao作这等微观的细枝末节,就不是孙策的领域了,换句话说,他要是把这些懂透了,甚至还有精力做,那也就没周瑜,李儒这批人什么事了。
…帝都洛阳,此刻已经面目全非,到处都是残砖烂瓦,家园被毁,百姓痛哭流涕,流离失所事小,亲人葬身火海却是悲恸万分。
孙坚没有去追击董卓,而是安排士卒救人救火,对于如此恶行,纵然恼怒,更多的却是无奈。
进入洛阳,先去找了孙坚。后者满脸憔悴,大火最初是没法进入的,百姓和孙坚军昼夜不分的用洛水来熄,一天之后,东门才能勉强进入。
“回来了?李儒你怎么处置的?”声音说不出的疲劳,悲怆。
孙坚知道自己的事,孙策并不意外,若一直不闻不问,反而孙策还坐立不安“他挺不错的,想留着自己用”
“胡闹,李儒可是逼死了弘农王,要是让天下知道了你该怎么办?”
“父亲,那李儒不过是行事的人罢了,罪魁祸首是董卓,要没有董卓的命令,谁会去做这遗臭万年的事”
“唉,你,哪有这么多歪道理,别人可不会你这么想”
“想不想也不重要了,反正李儒的事,我会安排好,真知道他存在的,至少时机未到之前不会有几个人。倒是这个…”孙策放眼望去”这残垣断壁的,父亲打算怎么处理?”
“能救多少是多少吧,两百年帝都,朝夕之间便化为乌有,为了阻挡我等,董卓实在是有魄力”
“他本来就已经一身sao,也不怕再背负这点骂名,那孩儿这便再多去组织点人手”
“安排好人之后,你去十里外侯着联军吧”
“我?”
“怎么,害怕?”
“怎么会是害怕,父亲这是打算让孩儿露脸,就是挺意外,挺突然的”
“臭小子,好好收拾一下”没有再和孙策纠缠李儒的事,他其实并不清楚李儒的能耐,更不知道孙策看上了他哪点,或许这就是所谓父亲对孩子的纵容了。
历史上的李儒并不是从最开始就跟着董卓,所以这里孙坚对他才不了解,否则平定西北时,两人就应该有所交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