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原本李儒是刘辩的郎中令,在董卓进京后,大势所趋之下选择了投诚,要真说李儒毒死了刘辩,孙策都觉着太勉强。
毒杀刘辩的经过,李儒已经说了,当时董卓让他拿毒酒给刘辩喝,刘辩不肯,最后在董卓的强势逼迫下,才无奈和唐姬做了同命鸳鸯。
只不过李儒本为刘辩属官,要让上司还是上任皇帝,铁打的王爷喝毒酒,确实容易招人口舌。
最后就是罗大作家,如果演绎中写董卓毒死弘农王,绝对没有李儒毒死弘农王更让人义愤填膺,小说嘛,都讲究的是让人能引起共鸣的看点。
…更衣换甲,孙策一人在前,祖茂、韩当其次,领着五百骑,快马向东而驰。
袁绍着人前来通知,言之大军已过偃师,先锋片刻即至。
没想到袁绍这么急着来洛阳,孙策根本就没来得及组织人手去救火,便领着孙坚的骑兵前去迎接。
行至半路遇着刘岱、王匡,两人向孙策打听洛阳火势,得知仍在肆掠,急忙告辞兴兵救援。
又行过一刻,碰着东郡太守乔瑁,闻听刘岱、王匡二人已经赶去洛阳,话都不留,策马便走。
这便是诸侯嘴脸,真有这么担心洛阳之火?恐怕不尽然。
行过一小山丘,便见前方尘土飞扬,看这阵势当是中军到了,眯眼一看果不其然,当先的几面旗帜赫然印着袁、曹二字。
“公路贤弟,这迎接我们的人是?”虽然打着孙字旗号,但并不是帅旗的模样,所以曹cao很是疑惑,不过他也不认为是敌军。
“当是孙策,孙坚的长子”
“哦,原来如此”
“听说那家伙弄了个什么策符,去岁荆州,家家户户门口都贴的策符,以替桃符,还搞了个策词,听着挺顺耳的”
“哦?居然还有人能得二弟夸赞,实乃鲜见,所作何词?”
袁术晃了晃脑袋试着回忆说“傲骨高风亮节,冬梅翠竹青松”
“好词!工整!”这是曹cao的赞扬
“嗯,还不错,用来替做桃符,也算别具一格,果然是小儿之作”
这就是吃葡萄说葡萄是酸的,孙坚名义上是归袁术节制,所以孙策出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