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和协议,负责全球化的全局统筹与组织。
美国输出的制度,由三部分构成,政治的维度上是联合国,经济和金融维度上面是全球货币体系,贸易维度上,是世界贸易组织,也就是wto,这就是全球化生产与协作的顶层设计。
同样作为消费国,欧洲各国和美国相比,则是纯粹的债务型消费国,它们并没有对全球分工提供什么有实质性价值的东西,它们只是欧元区内部的全球流动性再循环链条上的一环,负责把德国的国际收支的盈余花掉。
这样,欧元区就可以作为整体表面上与美国之间形成均衡,不至于因为德国的盈余积累过多,而导致欧美之间严重的失衡。欧元的升值压力,也就不会过大。
生产国,在美国主导下的全球化体系中,历史上一共出现了三代。
第一代是德日,美国选择工业化德国和日本,一方面有这两个国家工业基础好的历史条件,更重要的是,德日都是制衡苏联阵营的最前线,而且军事上被美国控制。
二战后,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是德日作为生产国的最惬意的时期。
随着德日的如日中天,生产国积累了大量的贸易顺差和盈余,而美国则被逆差和赤字压得喘不过气来。
这是美国主导的全球化体系下,第一次严重的国际收支失衡。美国是怎么应对的呢,一边和日本签署了《广场协议》,另一边和以德国为首的欧共体,签署了《卢浮宫协议》,《卢浮宫协议》也就是让日本失去了二十年的广场协议欧洲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