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那韩信在长安城,每日托病不上朝。群臣也远避着他,无人交往,淮阴府门可罗燕。只有临武侯樊哙夫妇上门拜访过他一次。却就那一次,从此再不登门。”“是啊!临武侯乃韩信旧将,韩信又是临武侯儿子的义父,串串门那是人之常情。可是樊哙走后,那韩信居然叹息此生竟与樊哙等人为伍,显得非常羞愧。那话传到樊哙耳中,将樊哙得罪,樊哙当然再不登门。”
“那小子也是太目中无人了,真以为那大汉的大半江山是他打下的,竟说出如此狂言!樊哙是个粗人,听后或许不会生气,但是他夫人吕嬃是个厉害的角色,那樊哙就是想再去串门,吕嬃也不会同意。这么一来,我那伉儿可就没了韩信这个义父了。”韩淮楚一想到那小樊伉,心中升起一股舔犊之情。
“伉儿此时,也该请个师傅识文断字,开始学习兵法武艺了吧?但不知那师傅是谁,是否能够将伉儿栽培成国家栋梁之材?”
最合适的师傅就是韩淮楚这个义父,偏偏韩淮楚不能亲自教那小樊伉。韩淮楚胸中涌出一丝苦涩。
突然他心中闪过一念:“良妹与自己何等关系。那韩信人已在长安,会不会将他误认为她的信郎,去那淮阴府安慰那小子?”
韩淮楚蓦地被自己这个想法惊呆了。他走之前并没有通知张良那韩信只是一个替身,真正的信郎已经将要远走大漠,告诉张良不要再通书信给那韩信,以免落下把柄。这么一个大疏忽,会惹出多大的事端?韩淮楚简直难以想象。
要是伊人张良去到那淮阴府,被那韩信知道她女儿身份,趁机大占便宜,那才是糟改透顶。
今日说书人蒋全还要讲一回《伍子胥混出昭关》,韩淮楚却已坐不住,起身离去。
“长安!必须去那长安,探望一下良妹,顺便向她说个清楚!”想起阔别已久的张良,韩淮楚内心激动起来。
那长安在关中,与马邑相隔万里。东市买马,西市买鞍,韩淮楚正在为去长安做着准备。
忽听街面上一阵敲锣打鼓,声音甚急。
“匈奴人攻来了!”“匈奴人攻来了!”“官府有令,各家各户凡有男儿,皆上城头协防!”
那警讯一响起,不用官府动员,百姓已经自发投入到城池防御战中。只见大街小巷人潮涌动,一起涌到城墙,其中不仅有官府动员的男儿,还有没有动员的妇人。连白发苍苍的老头,都箪食壶浆做着后勤工作。
城一破,那马邑城就是一场烧杀抢掠。地处边塞,抗击外族侵略,真的是全民皆兵。
城门已经关闭,这个时候韩淮楚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