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也走不了。
一位衙役来到牵着马站在空旷的马市中的韩淮楚身前喝道:“兀那汉子,你是哪里人氏?看你身强力壮,干嘛不去城头协防?”
昔日的韩大将军齐王竟然被当成壮丁被抓去城头守城,韩淮楚是哭笑不得。
匈奴人袭扰马邑也不是第一次,韩淮楚心想这一次或许如以往一样,过几天匈奴人见城池难下,会罢兵而去。
哪里知道这一次竟是那匈奴大单于冒顿对马邑蓄谋已久的一次大进攻!
据探子报称:匈奴大单于冒顿亲率十万铁骑,先头部队已到马邑城外百里。誓要踏平雁门,撕开这一线南下中原的通路。
“壮士,你除了剑会使什么兵器?”韩淮楚被分配给的长官——韩军屯长曹典对来协防的百姓说话还比较客气。
那曹典是个四十岁的壮汉,在秦末风暴一起就投身革命。从他脸上一道刀疤就知道是个身经百战的老军人。
守城之战,用的兵器主要是长兵器外加弓箭,韩淮楚那把剑只有三尺,在那曹典看来并不适用。
城头上兵器很多,那是常备着给来协防的百姓使用。韩淮楚是十八班兵器全部会使,他曾从安若素学过那栖霞姥姥创下的“矛盾三招”,在矛与盾上造诣很深。他随手挑了一柄长矛,又捡了一面盾牌,说道:“就是这两般了。”
那盾牌是铁皮镶边毛皮包裹的混合盾,只能用来挡挡匈奴骑兵马背上射出的箭。
曹典负责的是十个垛口,手下却只有十五个正规士兵,缺员就靠百姓来协助。人数之不足,那楚汉大战之后人口锐减可见一斑。
投石机紧急摇了起来,大石头一块一块地搬到垛口。弩手门摆放好利弩,妇女们生火将一锅锅粪水煮熟。匈奴十万大军入侵,那城头上是空前的紧张。
“大王来了!”军民们发出一阵欢呼之声。
金盔金甲,团扇宝盖,走出那韩国的大王——韩王信,身边是一群文臣武将。那韩国大将军朱进紧跟着韩王。
一将来到韩王信身前,禀道:“告大王!城上军民已经准备完全,誓与匈奴贼子力拼到底。城在人在,城亡人亡!”
韩王信点了点头,说道:“军民们辛苦了。”转头问那朱进:“此番匈奴入侵其势格外汹汹,大将军可有退兵之计?”
朱进躬身道:“匈奴骑兵纵横草原无敌手,绝不能出城与战。为臣已在马邑背下充足粮秣,坚守一月不在话下。快马已派往长安,只待朝廷发来援兵,匈奴自会退兵。”
那韩王信听罢宽下心,韩淮楚也听得颔首。
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7页